真正克服怯場的訣竅,讓你交談、面試、簡報、演說無往不利。
為什麼會「過度」緊張?

以下是會導致我們怯場的因素 :
- 不習慣以及害怕出醜 :
對於沒有做過的事情,自然會感受到緊張,通常容易緊張的人,就是不想要在別人面前出醜,讓人看見自己的弱點。 - 感受到壓力 :
比起不認識的人面前,很多人反而在認識的人面前,更為緊張,因為在意他人的評價。 - 準備、練習不夠 :
如果對發表的內容沒有自信,不安感就會增加,事實上很多人,不僅容易緊張,還偏偏不準備也不練習。
不擅言辭者的問題

讓聽眾覺得不擅長表達的人,有下列傾向 :
- 藉口很多 :
有些人會從藉口開始帶入主題,讓難得想聽你說話的聽眾,一種「你這人真麻煩」的印象。 - 說話很負面 :
一直說「反正不會成功」之類用語,聽了讓人心情不舒服,還會感到焦慮。 - 說話冗長又沒條理 :
沒有比一直聽沒條理的話更痛苦的事情了。 - 面目表情、看起來不爽 :
外表是給予他人感覺,也是說話時很重要的環節,學習做出吸引他人的表情吧。 - 交談時無法做球、接球 :
當談話的拋接球遊戲進展不順遂時,會讓對方感受到不悅。 - 忍受不了一點空檔 :
談話也需要沉默及停頓,因為聽眾也需要稍微休息一下,來回復聽人說話需要的注意力。
怯場者的思考模式

怯場者的思考模式 ,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:
- 自我意識過剩 :
會有過度意識「大家都在看我」,只要感受到自己被注視,身體就無法自在活動。 - 只想表現出好的一面 :
腦袋中總想著「失敗的話怎麼辦?」、「我不想丟臉」,這樣的思考模式本身並無壞處,但是太過於強烈時,就會產生過度緊張。 - 習慣逃避 :
他們不會去思考「我應該要如何傳達,我想要說的話」,而是去想「我要怎麼躲掉」。
為什麼緊張

當人類感到不安或恐懼,就會大量分泌「去甲腎上腺素」,這種神經傳達物質到血液中,刺激自律神經中交感神經,造成心跳次數、血壓、體溫急速升高。
身體為了使體溫下降,就會開始流汗,筋肉緊繃而引起發抖,為了抑制消化機能,食慾也會變得低落或肚子痛。
這些反應絕非壞事,而是身體進入戰鬥狀態的徵兆,緊張的症狀並非是不正常,而是會幫助你面對重大場合,支持你的身與心。
過去的影響

孩童時期對於緊張並沒有概念,意識過剩時期才會開始意識到,這可以說是成為大人過程中,所發生的自然現象。
- 負面循環 :
過去失敗經驗->盡可能逃避,不想準備、練習–>沒有自信–>上台失敗收場–>更自覺不擅長。
如此反覆逃避,不只是會越加深當眾說話的負面印象,甚至會深深厭惡,再次逃跑得自己,讓怯場更加惡化。
不正確的方法

以下是常見的幾種克服方法 :
- 累積經驗 :
比起透過向他人學習、書籍學習,反覆練習或累積經驗更能夠記住其中訣竅,但是累積當眾說話的經驗,不見得會愈不會緊張,對於重度怯場者,甚至可能會進入負面循環,學會當眾說話的準備方法、基本形式後,在去累積經驗,才是最好的辦法。 - 在掌心寫下「人」字後吞下去 :
這方法是希望能讓你放鬆,但是卻沒有任何的科學根據,只能稱得上是自我安慰。 - 把聽眾當成南瓜 :
可能是被人注視會覺得緊張,所以很多建議都是,要把聽眾想成蔬菜,但是把立場反過來,如果對方把你當成南瓜來講話,你不會覺得不舒服嗎? - 告訴自己「不要緊張」 :
越是不要讓自己緊張,反而就越緊張,這是心理學所說的「壓抑的反彈效應」。 - 花上幾天時間,把要說的話全部背下來 :
把內容完整背下來,在正式上台時,就容易會有「絕對不能說錯」這樣的錯誤期望。
應對緊張感

緊張就是全力以赴的證明,不要討厭緊張的狀態,之所以會極度緊張,就是因為想要好好傳達這份心意,這樣的意圖非常強烈,如果是隨便應付,是不會感到緊張的,與其想著「好緊張,怎麼辦」,不如要想著「越緊張了,拚了」。
在商業場合上,有緊張感並非壞事,而是必要的,因為這證明了,你以認真且誠摯的態度,對待對方及這份工作。
令人感覺舒服

以下是談話時,會讓人心情很好的人,會具備的特質 :
- 表情豐富。
- 富有肢體語言。
- 發聲、發音明瞭易懂。
- 說話速度剛剛好。
- 說話有節奏,
- 富有魅力。
- 有適當的停頓。
- 懂得與聽者四目相交。
- 懂得觀察聽者的反應。
- 懂得看氣氛,時而搞笑。
在跟他人說話時,務必先掌握基本的守則。
3分鐘交談

一般來說,人可以集中注意力、忍耐的極限是3分鐘,能夠用3分鐘時間,好好演說的人,就能夠給人「很會說話」的印象。
無論是一般聊天或商業會談,三分鐘左右是很適合持續某個話題的長度,如果老是重複一樣的話題,會讓人感到很無趣,不擅長交流的人,就是容易認為「必須要一直講話」,應該要換個方式思考「用三分鐘構成談話」如何?
若能限制在3分鐘,想要閒聊10分鐘,只需要3個話題即可,想要開一個1小時的會議,只需要20個話題即可。
簡短易懂

所謂很會說話的人,就是能夠在短時間內簡潔有力地,表達自己該傳達的事。
簡短易懂的重點 :
- 明白目的 :
明白是為了誰、為了什麼而說,就不會有與場合不符的發言。 - 愈簡短越好 :
如果沒有指定時間,演說請控制在3分鐘以內,否則只會令人感到冗長。 - 說話簡潔明瞭 :
確定了5W1H再開口,腦海中就能更容易浮現情境。(5W1H :誰、什麼、何時、何地、為何、如何) - 集中說一件事就好 :
當無法集中說一件事情,演說便無法打動人心。
每分鐘200字

一般來說,新聞主播的說話速度是一分鐘300字,但是因為主播要傳遞許多訊息,因此都會進行說話的發音或口齒訓練,如果是一般人用這種速度說話,會讓人稍微聽不太懂,感覺到有點快。
因此,在演說時每分鐘200字的程度,就是比主播說話的速度,更有停頓而且更從容地說話的感覺,是比較適合的速度。
話語的拋接球

單方面的發言,就有如「與牆壁對打」,如果沒有順著對方的話給出回應,談話的節奏就會亂掉,先準備好「可以馬上丟出去的簡短話題」是很重要的,這是隨時隨地、任誰都能使用的題材,盡可能將想要的事、相關句子、小故事寫下來,作為演說題材,事先預備好。
簡短話題 :
- 喜歡的食物、討厭的食物。
- 最近熱衷的事情。
- 興趣、特殊技能。
- 休假日怎麼過。
- 消除壓力的方法。
- 喜歡的電影。
- 自己的優缺點。
- 喜歡的異性類型。
- 關於時事、新聞。
- 今年的目標。
尋找話題的重點 :
- 廣泛關注周圍事情。
- 發覺演說題材馬上筆記。
- 讓對方感到「有興趣」的話題。
三段架構

在短講中常使用的是「三段架構」,就是「序論、本論、結論」。
三段架構 :
- 序論 :
打招呼、自我介紹、主題。 - 本論 :
具體的內容。 - 結論 :
結語。
三分鐘的寒暄致詞,可以先用三段架構的技巧,大致建立起架構,配合演說時間增減,就能輕鬆組成演說了。
條列式

一開始就提到接下來要闡述的項目,在加以說明,能夠讓人覺得你所說的內容,是有加以整理過的。
- 範例 :
-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,為什麼要投資的三個理由。
- 通貨膨脹。
- 複利的威力。
- 人生的價值。
-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,為什麼要投資的三個理由。
時態順列法

以事情發生的順序描述,具有故事性,能給人持之以恆的正面印象。
- 範例 :
我的興趣是看書,從小學開始,下課的時候,別人都在外面打球,只有我在教室裡面看書,這個興趣一直到出社會工作,還是一直保持著,現在我每個月至少會看3本以上的書籍。
PREP法

這個方法是以重點(Point)、理由(Reason)、範例(Example)、重點(point)的順序來表達,能給人說話合乎邏輯的印象。
範例 :
我最喜歡學習投資理財,為什麼呢?因為這會讓我財富增加,如果學習其他技能,收入也沒有明顯變高,會讓我沒有動力、理由去學習,這就是我最喜歡投資理財的原因。
小故事法

先說明在闡述結論的方法,使用在對方對接下的內容有興趣時使用。
範例 :
都怪我工作壓力太大,暴飲暴食導致我體重增加5公斤,所以最近開始節食、健身運動了。
漸降法

先說結論再說原因或過程的方法,能給人合乎邏輯、合情合理的印象,通常商業場合,都較需要從結論開始講,所以偏好使用漸降法。
範例 :
我最近開始去健身房運動了,主要是為了節食、管理健康。
縮短開場白

很多人可能會想要「謙虛開場」,例如說 : 「我沒有自信能講好…」,這就是為自己不擅長演說找藉口,要知道聽者正想要聽你說話,無關演說技巧優劣,應該要真心誠意地面對聽眾,全力以赴。
比起用「不夠好」的謙虛、開場白來浪費時間,考量聽者狀況,馬上進入正題,才是絕對明智的做法,在有限的時間內,直接傳達想要說的內容,也是一門「美學」。
準備講稿

愈是不準備講稿,內容就愈沒有條理,不擅長說話的人裡面,偏偏就有很多人是不做準備的,腦袋只想著要逃避,沒有想到要去練習。
撰寫講稿並不是為了「一字不漏地照稿演說」,而是為了整理並歸納自己的看法及想說的內容,就像是將腦袋中的資訊,進行收納整理一樣,才能夠在演說的時候,馬上侃侃而談。
無法準備講稿的場合,也就是所謂的「即席演講」,其實也能有所準備,「演說力等於文章組成力」,透過部落個之類的平台,練習將自己想傳達的事物,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,是練習演說的很好對策。
演講重點

- 明白講大久,會讓人感到困擾 :
原則上致詞要在1分鐘之內結束,演講的話則是3分鐘之內解決。 - 使用三段架構 :
短講就用三段結構來組職內容,自我介紹->內容->結論。 - 不要太依賴講稿 :
盡可能思考演講內容,演講想要進步,書寫講稿的練習也包含在其中。 - 根據立場改變內容 :
根據不同的場合,以及不同的時機點,所要講的致詞與演講都不同,務必在事前先確認好。 - 錄下影片確認儀容 :
在正式的場合上,肯定有人會拍照或錄影,所以要留心外表給人的印象,是否優雅具有美感。
觀察自己

為了讓演說成功,你一定要仔細「排練」,盡可能照正式上場的規模排練,看是要站著、坐著發表,若要手上拿資料、麥克風、雷射筆..等等演說時,也盡可能在跟正式上場相同狀況下練習。
接下來就是「錄下自己演說的樣子」,要是沒有客觀觀察自己的演說,就不會知道哪裡應該要改善,觀看影片時,不要看作是自己,而是看成其他也會感到緊張的人,怯場者就是無法客觀地判斷自己,所以會不自覺戴上「自己很丟臉的眼鏡」,來看待自己,排練時盡量不要只有自己練,也讓別人看看,請人給予建議。
容易怯場的體質

所為「容易怯場的體質」如下 :
- 身體緊繃僵硬 :
大部分的怯場者,時常用力於脖子、肩膀、背部導致身體緊繃,一旦上半身的肌肉緊繃,就會出現難以出聲、表情生硬等症狀。 - 姿勢不良 :
不擅長在他人面前說話人,幾乎都因駝背而上身前傾,姿勢不良不但容易怯場,還會看起來沒什麼自信。 - 呼吸淺而快 :
一緊張呼吸就會變得淺而快,甚至會感到呼吸困難,這是自律神經中的交感神經處於活躍狀態。 - 發聲薄弱 :
聲音顫抖、破音、聲音越來越小…等等,就是因為「發聲薄弱」所造成,一旦發表者說話音量小,就會看起來沒有自信。 - 口齒不清 :
所謂的「口齒」,就是咬字發音時,舌頭、嘴巴的活動,人一旦緊張,負責說話的肌肉僵硬,嘴巴、舌頭的活動也會變得不協調。
放鬆伸展操

怯場者大部分身體都很緊繃僵硬,尤其是上半身,由於長期的緊張,導致臉部、頸肩總是出力而沒有放鬆,身體僵硬無法自在行動,重要時刻無法出聲,就會更容易緊張起來。
伸展操能夠有效幫助肌肉放鬆,就能夠更容易發出聲音,也有助於緩解正式上場的緊張,從今天開始,每天都一做一點伸展操。
改善不良姿勢

容易怯場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「姿勢不良」,在說話之前,身體就已經僵硬了,心理與生理有著密切關聯,如果姿勢不良,大腦就會判斷「我就是無法在他人面前坦蕩行動的人」,所以在感覺到緊張時,更要挺起胸膛,擺出堂堂正正的姿勢。
駝背、圓肩會使呼吸困難,可以利用「貼牆站立」來矯正姿勢,就是跟平常依樣站著就好,將腳根、屁股、背部、後腦杓貼著牆壁站著,然後保持這個狀態往前走一步,感受一下平常自己有多前傾,隨時留意自己。
不再害怕他們目光

要是抱持著「大家在看我」的態度,便難以察覺到很多事情,例如 :台下的人在做筆記、滑手機、漫不經心….等等,這些模樣都應該要收入眼底,就連室內的模樣,窗外的景色,都應該要好好看著。
當你看不清楚對方的模樣、形體,不知道對方是什麼,又想要對方理解內容,只會徒增恐懼,請確切掌握住聽眾的表情、反應,才能依據周遭反應隨機應變地說話。
視覺之手

所謂的視覺之手,是指配合說話的內容做出的手勢,一場演說要是少了手勢,單靠言語傳達,可能就不會讓人如此印象深刻了。
用眼睛追逐會要躍動的物體,是人類的習性,有效地使用視覺之手,可讓讓聽眾不感到煩膩,演說也會變得活潑易懂。
演說可以使用的手勢 :
- 表示數字。
- 表示大小、形狀。
- 介紹商品、服務時。
- 在重要的時刻使用。
意想不到的陷阱

演說中的視覺資訊,會大幅左右觀眾對你的印象,一個小動作可能會令聽眾留下不好的印象,若在公共場合,請避免以下行為 :
- 手放於講台上 :
會給人壓迫感,不大舒服。 - 雙手交握擺在身體後方 :
好像很了不起,以上對下的感覺。 - 交叉雙臂 :
交叉雙臂就是拒絕、看輕的姿勢。 - 抖腳 :
給人不夠冷靜沉著的印象。 - 轉筆 :
可能會讓人感到不耐煩。 - 摸臉、頭髮 :
就是為了隱藏緊張、不安的表現,一旦太過頻繁,聽者就會介意了。
延長吐氣

在克服怯場方面,最重要的就是「氣要足」,當一切準備好時,若因為氣不足而聲音發抖,就會更緊張了,為了改善這個問題,就需要練習「腹式呼吸」。
平常的胸式呼吸法,是使用肺的上部運作,呼吸容易變得淺,聲音容易出現發抖,但是腹式呼吸是使用橫膈膜與周邊肌肉,能夠讓呼吸吸得深,聲音也不會發抖。
腹式呼吸的訓練 :
- 將手放在肚臍下方一點的丹田。
- 用手將丹田的部位推進去的同時,把現在的一口氣由口全部吐出來。
- 接著膨起剛剛縮進去的腹部,同時從鼻子吸氣。
- 再次進行第二步驟。
鍛鍊聲音

容易怯場的人生聲音會非常生硬,無法清楚發聲,聲音訓練與運動一樣,懂得有效運用與發生相關肌肉的人很少,也沒有一開始就很有自信的人,聲音越是鍛鍊,就會越有活力與亮度,因此從今天起務必開始「鍛鍊聲音」。
發聲法 :
- 使用腹式呼吸法,在持續土氣的狀態下,試著發出「阿~~!」,通常一開始只能發出15~20秒左右,持續訓練讓自己可以延長秒數。
高亢與低沉 :
- 一般來說,在別人面前說話時,「稍微高亢的聲音」,對方會比較願意聽,但是太過高亢的聲音,有時會聽起來不太悅耳,「低沉的聲音」會給人沉穩、值得信賴之感,建議配合場合的「聲調」,活用自己的聲音特性,便可以讓聲音聽來悅耳。
郎讀訓練

最能實際感受到克服怯場的訓練法,其實就是朗讀,郎讀不僅會讓你的恐懼消失,也能練習表現力,別聚焦於自身的怯場問題,而是專注在於口白的內容及目的,要確實將聲音對著前方發出,試著說話有抑揚頓挫。
念稿練習法 :
- 站或坐著,背要打直,姿勢端正。
- 稿子跟臉距離30公分以上。
- 將目標設定在前方,才能大聲發出感覺來念稿。
- 放慢1.5背速度來唸稿。
- 意識到自己的口齒清晰度,就可以清楚發音,不夠清楚的地方,要反覆練習。
- 即使是一個人練習,也要想像前面有很多聽眾。
檢視排練影片

為了讓演講成功,將所學的技巧作為基礎,念出完成的講稿,試著錄音、錄影吧。
檢視影片的重點 :
- 把影片裡的人,看作是別人的話,就能客觀評價。
- 別只聚焦在自身的緊張問題,而是要對姿態、表情、視線、聲調…等等的綜合判斷。
- 別只注意到不好的一面,也要認可自己做得好的地方。
- 可以請家人或朋友幫忙檢視,並訊問他們的想法。
舒緩緊張的方法

在正式上場當天也能做到的「不怯場且能好好說話的方法」,就是「把聽眾當成夥伴」,在演講開始前三十分鐘就到會場,與工作人員、聽眾進行互動、聊天。
當眾說話最恐怖的,就是聽者毫無反應,這時就跟周遭的人當朋友,再上場後,也會有很多人用笑臉聽你說話,就算發生什麼事情,他們也會幫你一把。
坦白怯場

用話語表現過去的可怕經驗,而受到壓抑的不安或情感,並從痛苦之中解放,得到安穩,以心理學名詞來說,就稱為「宣洩」,「怯場症」也許是不易向他人坦白的煩惱,但是暗自苦惱只會令不安越加強烈。
對值得相信的人坦白真相,有助於消解內心的緊張,將過去怯場的失敗經驗,毫不保留地咧在紙上,跟值得信任的人討論這些經驗,就會感到非常輕鬆,並且獲得他人的支持。
血清素不足

「容易緊張」與腦內賀爾蒙的去甲基腎上腺素、血清素有很大的關係,去甲基腎上腺素會活化交感神經、增加脈搏次數,擔任抑制去甲基腎上腺素的分泌,整頓心理平衡角色的,則是神經傳導物質的血清素,一旦血清素不足,不僅容易緊張不安,也容易造成憂鬱症、失眠。
增加血清素的方法 :
- 沐浴陽光。
- 適度運動。
- 攝取「色胺酸」、「維他命B6」含量高的食物。
- 確實咀嚼。
- 深呼吸。
解決肚子痛

容易怯場的人之中,也有不少人有「一緊張肚子就會痛」的煩惱,人一旦緊張,消化機能就會降低,容易產生消化不良、拉肚子的情況。
上場的前一天勿暴飲暴食,當天飲食也務必清淡,並且在上場前2小時用完餐點,用餐時記得要確實咀嚼,如果洗手間太遠,就不要攝取過多水分。
感覺很好的介紹

一般來說,自我介紹是所有演講的基礎,這非常的重要,然而,擅於自我介紹的人卻意外地少,藉此機會好好學習一下,熟練掌握「圓滑周到」、「帥氣」、「使人開心」的自我介紹。
帶來好感的自我介紹 :
- 越短越好 :
沒有比冗長的自我介紹更令人困擾的事了,具體來說要在1分鐘內結束。 - 不需要多餘開場白、藉口 :
當你說的好像是「被迫的」、「不情願的」,就會破壞當場的氣氛。 - 清楚說出自己的名子 :
當別人都聽不清楚你的名子,就失去了自我介紹的意義了。 - 不要東扯西扯 :
一則演說就說一則小故事,配合聽眾,聚焦於一個重點。 - 行為舉止要冷靜沉著 :
不要一邊動作一邊說話,將行走、敬禮等動作一個個地分開進行,才能給人俐落有美感的印象。 - 注意聽別人說話 :
在輪到自己之前,不要只想著自己的演講內容,要有意識去聆聽別人說話,有助於排解等待時的緊張感。
第一印象法則

人的印象是在最初的七秒決定,而在第一次見面時,你所給予對方的印象中,視覺資訊就佔了55%,「只要對方知道我的能力,外表並哪沒有哪麼重要」,這樣的想法不適用於所有人,只要確實打理儀容、基本禮節,就有55%的機會可以成功。
改善重點 :
- 服裝 :
只要透過服裝,別人就能判斷這個人是否能顧慮到周遭情況,能否依據場合有適當的言行舉止。 - 儀態 :
利用貼牆站立來調整姿勢,避免因駝背而頭往前傾、肩膀往前縮起,導致呼吸變成淺使聲音變小。 - 禮節 :
敬禮的重點是,從後腦杓到背部保持一直線最為理想。 - 笑容 :
在緊張的場面時,就算想要展現笑容,也會因為肌肉僵化,而難以展示,為了擁有自然美麗的微笑,請一邊看著鏡子,一邊鍛鍊顏面表情肌。
一對一會談重點

順暢進行會談的重點 :
- 顧慮對方用心並感謝 :
能夠順暢會談的人,不只能在對話時做到「顧慮對方,並且懂得禮數」,而且也「善於表達自身的感激之意」。 - 使用破冰技巧 :
在進入會談之前,如果先稍微閒談,將有助於會談順利進行。 - 做出反應很有效 :
「懂得聆聽」是業務員必要的技能,同時也要懂得「給予回應」。 - 時間觀念 :
比預定時間提高到達,抵達後再次檢查儀容,對方抵達時,記得馬上起身。
商業簡報的重點

對於有怯場證的人來說,「在眾人面前做簡報」,可能是人生中難度最高的事情,但是只要在明白對象、理解目的之後,確實做好準備,就不需要哪麼害怕了。
商業簡報的重點 :
- 明白對象 :
請先調查好出席人數、行業、年齡、性別、需求…等等。 - 理解目的 :
察覺聽眾在想什麼?期待什麼? - 確認時間 :
請不要超過你分配到的時間。 - 掌握全面情況 :
組職簡報的大致流程。 - 明確提出重點,決定要加入的內容 :
將要傳達的內容條列式呈現,進行整理,根據分配時間添加內容。 - 演出舞台 :
確認會場後,要確認空間、配置、照明、交通..等等,事先場堪非常重要。 - 對視覺下功夫 :
如果能把簡報的視覺工具用得順手,視覺會更有效果,如果操作不順,聽者會把注意力轉移到錯誤的地方。 - 視覺之手的呈現 :
視覺之首如果使用得當,可以讓聽者保有新鮮感,簡報也會更有張力。 - 記得「第一印象法則」 :
請檢查服裝、姿態、表情以及傳達眼神的方式,可以錄下影片或在鏡子前練習。 - 滿懷熱情 :
簡報就是要打動人心,成功的關鍵正是在於氣勢與熱情。
正式發表前

在受到邀請演說後,到正式發表之前的流程如下 :
- 受到邀請演說後,正式發表的前一週 :
- 確認目的。
- 擁有的時間。
- 聽眾是誰。
- 準備相關資料。
- 加入圖表、照片等視覺化資料。
- 製作腳本,實際念腳本,並且確認時間。
- 發表前一週至前一天 :
- 仔細排練。
- 上台前一天早點就寢。
- 當天 :
- 早點起床整裝。
- 出發前做伸展操、發聲練習。
- 早點進入會場。
- 盡可能去認識其他人。
- 站在實際演講地方,進行想像訓練。
- 正式上場 :
- 在上台前,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說的話。
- 開始感到緊張時,使用腹式呼吸釋放多餘力量。
- 輪到自己上場時,慢慢往前邁步。
- 站在前面,以目光環顧現場聽眾,深吸一口氣再說話。
- 注意是否使用腹部發聲,避免音量太小。
- 鞠躬敬禮的動作要緩慢而仔細。
- 將注意力放在說話的內容與目的,並且感謝前來聆聽的人。
- 結束發表後,請把注意力放在別人的發言內容上。
迴避注目術

演說者多半是單方面對聽眾說話,更容易會感受到別人的目光,一但開始怯場,就會因為無處可逃而感到不安,如果可以把單方面說話轉變成雙方交流,就可以將情況轉變為分散注目的狀態。
讓聽眾參與的方法 :
- 在開始之前先進行自我介紹或交換名片。
- 採取小組作業來進行。
- 讓聽眾幫你念出資料。
- 向聽眾提問、尋求意見。
- 安排Q&A時間。
講師的超級密技

其實專業的講師,在緊張感升高時,其實都會使用以下技巧,來緩解緊張感 :
- 喝水。
- 走來走去。
- 使用白板。
- 換另一隻手拿麥克風或雷射筆。
其實就是要利用「活動身體」,來緩解過度的緊張感。
和諧的聚會

在商業場合中,在別人尋求你的意見時,卻不發言的商業人士,會被認為是「沒有幹勁」、「沒有氣勢」,在這樣的狀態下,別人是不可能會信賴我,而將工作託付給我的。
和諧的聚會重點 :
- 早點進入會場 :
絕對禁止遲到及毫無理由的缺席,會給人散漫的印象,這是社會人士最基本的規則。 - 注意要按著內容進程發言 :
避免未能掌握會議重點、周遭狀況而離題,務必要專心聆聽會議上,其他人的意見。 - 簡潔俐落地表達意見 :
冗長、沒有結論,或是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內容,都會帶給旁人困擾。 - 不要以「好」、「不是」來結束發言 :
只說「好」,不免讓人覺得稍嫌不足,透過一句話來補充對方的意見,像是「我贊成oo的想法,因為有xx的效果」之類。 - 不要過於斬釘截鐵 :
「這個錯了」、「沒這回事」像這樣劈頭否定對方的意見,就會引發情緒而起的口角,要使用「我明白你所說的,但是…..」之類的話語來緩衝,尊重對方的立場。 - 面對相對意見 :
在發表意見時,已經有人搶先說出跟你相同的看法,可以提出「我跟oo先生的看法一樣,我也覺得….」,務必以「我」為主詞,讓別人確實也是這樣想,而非依附他人的看法。
討人厭的模式

你是否不自覺的使用討人厭的模式說話?
- 自說自話 :
只顧個自說自話,不讓對方有發言的機會,是很惹人厭的。 - 不聽別人說話 :
中途打斷他人發言或是沒有在聽對話說話,請勿做出這樣行為。 - 不回應別人 :
別人讓你搭話,卻沒有做出反應,這和否定他人是相同行為。 - 對別人說教 :
要別人聽你說教是很令人受不了的,請適可而止。 - 馬上否定別人所說 :
建議先接受對方的言論,接著再表達自身的看法。 - 把別人當笨蛋 :
這你會嗎?你不懂吧?及使對方比較不足,這樣輕藐他人的說話方式,會讓人懷疑你的人品。 - 優柔寡斷 :
無法確切表達出自身想法與立場,站看是配合對方,其實是缺乏自己的信念。 - 聲音太小 :
一旦別人聽不清楚你說什麼?就得反覆訊問好幾次,並為此感到疲累。 - 說話太快 :
說話太快會給人「喋喋不休」的印象,也會有聽不懂、感到疲累的情況。 - 死氣沉沉 :
會讓人感到無聊乏味。 - 用命令語氣 :
人討厭被命令、指使。
聚會活絡的用語

積極的人發言也同樣積極,可以讓氣氛變得很活潑,只要學習說出讓氣氛活絡的正向用語,就可能改變氛圍 :
氣氛活絡的正向用語 :
- 太感謝了 :
當別人幫了你的忙,馬上表達謝意。 - 你很努力了 :
慰勞的話語會給人勇氣,讓職場開朗有元氣。 - 這好有趣哦 :
當別人告訴你構想,先別急著挑毛病,試著說出「很棒的構想」、「這好有趣哦」這樣的話。 - 請讓我來 :
就算難度有點高的工作,也請積極挑戰看看。
討論、報告方式

運用以下方式來討論、報告,就不會讓對方感到不耐煩 :
- 先說出重點後,在詢問對方的狀況 :
想跟你討論oo的問題,不知道你是否有時間? - 先說不好的部分 :
拖著不說,或是報喜不抱憂都不是好的做法。 - 客觀傳達事實 :
先客觀傳達事實,在講述自己的看法。
讓會議順利進行

主持人要讓成員發言,要尊重每個人的意見,並且整理、彙整、引導某個結論,是主持會議者的職責所在。
會議順利的必要事項 :
- 說話讓人一聽就懂 :
讓全體成員都能夠聽到你說話、發音清楚、用字謹慎。 - 外表形象很重要 :
主持者除了要注意說法方式之外,還必須注意儀容、表情、眼神。 - 情緒保持穩定 :
主持人不可以情緒化,要冷靜進行討論程序。 - 能夠公平公正進行會議 :
態度公平對待與會成員,不先入為主。
主持不慌亂

主持不慌亂的秘訣 :
- 營造好感氣氛 :
要讓人感覺舒服、有好感。 - 身穿適合服裝 :
穿著適合該場合的服裝。 - 恪守時間 :
大部分的活動會比表定時間晚一些,延遲過久,是會帶給會場相關人員、出席者很大的困擾,主持人得省略致詞、表演的可能,需先做好準備。 - 密切與主辦單位、負責人聯繫 :
時間、流程、背景音樂、照明等事宜,要與負責人充分討論。 - 絕對不能搞錯名子 :
搞錯名子是非常失禮的行為,務必事先確認好名字的念法。 - 注意禁忌詞彙 :
注意禁忌的詞彙,在寫演講稿時就要先確認好。 - 發生事情時,冷靜應對 :
發生意外時,主持人不可慌亂,務必冷靜應對。
麥克風的握法

- 握麥克風的位置 :
如果握住麥克風頭,聲音就會不清楚,並且會產生噪音,握下端的話,如果是無線麥克風,就可能會收不到訊號,所以請握住麥克風中間的部分。 - 握麥克風的角度 :
麥克風是具有指向性的,傾斜45%左右,直直將聲音傳入麥克風。 - 麥克風與嘴巴的距離 :
大概是一個拳頭的距離,太遠收不到聲音,太近則呼吸也收進去,成了噪音。 - 測試麥克風時 :
不要敲、吹麥克風頭,會導致故障,只要說「測試」、「測試」即可。 - 兩手都能自在握持麥克風 :
有時候需要拿著資料說話,所以能夠自在使用非慣用手握持麥克風,這樣會比較安心。 - 不要用力握著麥克風 :
使勁會導致手抖,要項握住雞蛋一樣,輕柔地握住麥克風。
如何縮短距離

首先要互相看著對方的眼睛,以笑容打招呼,再跟對方聊安全的話題,之後來尋找共同點,人對與自己越有共同點的人,越是聊得來,而且懷抱親切感。
如果建立親切感 :
- 興趣話題 :
休假時會做什麼?詢問對方的興趣或重視的事情。 - 旅行話題 :
連假都去哪玩,很多人對旅行、美食很感興趣。 - 工作話題 :
你的工作是什麼?工作甘苦談而拉近距離。 - 氣候話題 :
很熱/冷呢,肯定可以開啟話題。 - 朋友話題 :
會跟學生時期的朋友見面嗎?可以將話題延伸到以前的事情。 - 家人話題 :
有兄弟姊妹嗎?意外好用的話題。
延續談話

當然,不能只聽對方說而已,而是用「複述+一個問題」的技巧,就能夠不斷的延續談話,所謂的「複述」也稱為「回溯法」,是一項藉由將對方所說的話,再重複一次,給予對方「他正在理解我所說的話」之印象的技巧,這項技巧使用過度,便會讓能感到厭煩,所以適度即可。
受人歡迎的方法

在初次見面時,活用話題建立親切感,再對於回答,要以「複述+一個問題」延續交談,如果還能加上以下技巧,就能夠交談的更順利,並且受人歡迎。
受人歡迎的方法 :
- 真是佩服。
- 我不知道呢!
- 好厲害哦!
- 很有品味呢!
- 原來是這樣啊!
鏡像效應 :
- 所謂的鏡像效應,就是交談時,或無其事地模仿對方的動作。
讓人還想見面

不管異性還同性,可以長久交往下去的人,就是無論何時都會體諒對方的心情,能夠陪伴對方的人。
貼心行為 :
- 會注意到別人的細微變化 :
你換髮型了、這帽子好適合你哦…這樣持續給予誇獎。 - 能夠感受對方的情感 :
當好事發生時,一起開心,當對方處在負面狀態時,要接納並貼近對方。 - 留下分別時的餘韻 :
如果分開時,沒有回頭就迅速離去,會感到失落,透過給予對方「他很在乎我」的感覺,就能將關係延續下去。
再也沒有不敢上的台!
輕鬆開口,打造談話魅力的5堂課

作者簡介
鳥谷朝代
一般社團法人克服怯場症協會代表理事。演講學苑股份公司董事長。
NHK文化、朝日文化、讀賣文化、中日文化中心、Living Culture談話講師。諮商心理師。
在國一朗誦課本時,發現自己有怯場症,此後的17年間為此感到痛苦不已。擔任名古屋市政府的職員後,狀況惡化,也嘗試過精神科治療及催眠療法,但並無成效。然而,卻在接觸了某個談話講座後,成功克服了怯場症。
之後,由於想要「幫助像自己這樣為怯場症所苦的人」,她於2004年結束公務員生涯,創辦「怯場症者.不擅言詞者專設演講學苑Ⓡ」。
她開發了不管是誰,都能藉由放鬆身心改善怯場問題的方法,廣泛指導過播音員、律師、企業家到學生等等。創校12年,輔導過的學員超過1萬4000人。
2014年,她設立非營利團體「一般社團法人克服怯場症協會」,是日本第一個由前怯場症者為怯場症的人們所創的協會,並擔任理事長一職。在日本各地的社區大學、學校、公司、組織,一年舉辦200場以上的演講活動,也多次登上電視節目。
著有《輕鬆治癒怯場症》、《在別人面前不會怯場的演講術》、《讓人印象深刻的入學‧畢業典禮的致詞》(以上為暫譯)等。
克服怯場症協會官方網站
博客來連結
結語
再也沒有不敢上的台!輕鬆開口,打造談話魅力的5堂課,這本書有寫出一些比較實際的演說技巧,如果有需要演說、主持、會議…等等的行業,我推薦可以買來看。
書中提到的運用「複述+一個問題」來延續話題的技巧,對我滿受用的,因為我常常跟不熟的人,聊天會有中斷的情況,會有一點尷尬的氣氛,可能就是我不會延續話題吧,所以可以改進一下。
演說好不好,跟事前準備、經驗大有關係,大部分演說不好,就是事前投入的準備時間太少,而隨著一次次的演說,自然就可以侃侃而談,因為可以講的內容很多,而且都記憶在腦袋中。
相關文章:
戴爾·卡內基之關鍵演講技巧,讓你從害怕上台,轉變為精采演說。
推薦課程:
上台惡夢變美夢:穩健台風的魅力溝通術
簡報方舟:高效簡報的系統化做法
歡迎加入,免費一對一諮詢,不定期投資資訊。
以上文章參考資料,為此篇文章推廣書籍,若著作權人有疑慮時歡迎告知並準時下架。
還是要不斷準備好自己!!!!!遇到要發揮時才不會怯場
沒錯~其實在台上侃侃而談的人,都在背後練習很久。
最近剛上大學了,部分的科系都需要個人演講的能力,在中學也有試過個人演講,可是就是會緊張到手抖和腳抖
看了這篇文章後,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進,會跟著版主說的技巧去嘗試看看,期待接下來的演講能有很大的進步
謝謝版主的分享,這篇文章真的幫到了我很大的忙
謝謝你的鼓勵及支持,相信你可以克服的^^
原來細部來看,還有這麼多層循序漸進的方法可以參考並練習,大開眼界了!簡報是一輩子要學習的課題,感謝分享~~~
對阿~演說、溝通是一門深奧的學問,感謝你的觀看^^
「將每個話題控制在三分鐘」的方法太實用了!
以前在公開場合做短講,總是拿捏不準時間,今天讀完這文章總算知道該怎麼做了
謝謝站長的解說
不客氣~~!!趕快去準備幾個3分鐘話題吧,這樣就不會有說不出話的困擾了^^
在版主的細心整理下 對於緊張總算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希望在下次站上台之前能夠更克服緊張 非常感謝版主分享
謝謝你的支持,祝你早日克服,並成功演說^^
學生時期真的很怕上台報告…原來透過一些簡單小方法也能消除緊張!
謝謝推薦!!
上台真的是很多人的惡夢,提供一些資訊,希望對你有幫助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