錯過這篇文章,你可能得多打拚20年,算出你的「自由數字」,贏得財務自由的人生。

什麼是FIRE

自由

FIRE是指一個擁有了足夠的錢,不需要再每天上班,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錢雖然不是萬能的,但是沒錢就萬萬不能,現在這個世界上,做甚麼都需要錢。

  • 錢對你的意義是什麼?
    • 可以睡到自然醒。
    • 擁有自己的時間。
    • 不用受老闆、同事、客戶的氣。
    • 可以多陪伴家人、朋友。
    • 花錢不用省來省去。
    • 害怕被開除。
    • 可以買健康餐點。
    • 可以去健身房。
    • 生病可以受到最好的醫療。
    • 讓小孩受更好的教育。
    • 給父母更好的養老環境。
    • 可以環遊世界。可以幫助別人。

        

自由無價

如果你今天達到了財務自由,老闆或任何人想要你做不想做的事情,你都可以拒絕,完全沒有勉強的必要,因為你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。

錢多並不是一定是最終目的,錢只是一個工具,但是要如何健康快樂的享受每一天,並且有能力幫助別人,絕對是每個人的目標,不要再拿寶貴的時間跟老闆換錢,這樣太浪費人生了。

     

要存多少錢才夠?

如果我們決定提早退休,到底應該要存多少錢才夠?財務自由的定義是 :「被動收入大於支出」,被動收入也就是不需要靠上班賺的錢,而是透過股票利息、房租收入…等等,可以自動產生的收入,與你的花費是一樣時,你就達到財務自由,也可以退休了。

  • 兩種算法 :
    • 沒有投資 :
      假設你可以存50%,存的時間有多長等於可以不工作的時間有多長,工作30年就可以30年不工作。
    • 有投資 :
      全部投資額的4%,可以滿足你每年的花費,就可以退休了。

     

存錢率退休表

假設每年存的錢拿去投資,可以獲得通貨膨脹+5%的投資報酬率,並且全部投資總金額4%,可以滿足每年的花費,根據每個人的存錢率,推算出需要幾年才能夠退休,而製作出了一份表格。

存錢率工作幾年後退休
5%66
10%51
15%43
20%37
25%32
30%28
35%25
40%22
45%19
50%17
55%14.5
60%12.5
65%10.5
70%8.5
75%7
80%5.5
85%4
90%3
95%2
100%0

4%法則

4%法則是一個更精準的算法,投資的總金額50~70%放在股市,剩餘的放在債市,長期來說平均回報率可以達到7%我左右,其中3%用於對抗通貨膨脹,4%則用於生活開銷,也就是全部投資總金額4%,可以維持一年的開銷,也就可以花一輩子。

根據實際驗證,在82個退休年份中,有58個人可以每年領取4%,使用超過50年,而其他的24個人中,最倒楣的人至少可以支撐29年,因此4%法則的4%,是一個比較剛好的指標,如果真的怕錢會花光,可以每年只花3~3.5%,就可以確保一定不會花完。

  • 4%法則退休公式 :
    • 投資總金額x4%=每年支出。
    • 每年支出x25=投資總金額。

        

做預算、記帳的習慣

寫作

要我們知道如何計算我們退休金額的方法之後,就必須要知道自己每年的支收是多少,否則無法計算退休所需要的金額數字,同時也必須要了解,自己的支出是否有浪費的情況,可以做一些調整,使達到財務自由的時間加快。

  • 為了了解自己的支出狀況,擁有一個做預算、記帳的習慣非常重要 :
    • 預算 :
      首先我們必須把每個月的收入像公司分配經費到各部門一樣,分配好每筆錢的額度,常見的分類為伙食費、生活費、教育費、享受費…等等。
    • 記帳 :
      培養記帳的習慣,對於控制花錢是起到很好的效果,可以知道找出那些是經常犯的錯誤,並且去修正它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資產配置

洞察數據

不論是美國股市或是台灣股市,有時一天漲幾百點,有時一天跌幾百點,完全沒有任何規律可言,很多媒體新聞的評論也都是事後諸葛,基本上都是沒有價值的廢話。

很多人都想知道哪一檔股票可以買,但是沒有人可以抓準每一次的漲跌,就連巴菲特也是長線投資,與其每天在憂慮買哪一檔股票,不如做資產配置是更好的方式。

  • 建議配置 :
    • 年紀債劵 :
      你的年紀是多少,投資債劵的比例就多少,30歲就買30%債劵,70%的股票。
    • 債劵梯 :
      債劵有1~5年的期限,期限到了就會給予利息及本金,只要將資金分成5等份,分別1~5年的債劵各買1份,將1年的債劵到期後,在拿去買5年的債劵,經過5年後,就可以一直到拿5年較高的利息。
    • 3份股票 :
      將資產分成3份,一份自己操盤挑股票,一份買股票基金,一份買指數型ETF。
    • ETF :
      將大部分的金資投資ETF,以ETF為主要投資項目。
    • 橋水基金 :
      30%股票、15%中期債劵、40%長期債劵、7.5%黃金、7.5%大宗物質。

       

建立多種收入

雞蛋不能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,曾經有某公司的員工,把一輩子工作所賺的錢,都投資在自己的公司,結果公司倒閉後,不但一生的投資血本無歸,就連工作及退休金也沒有了,這就是因為沒有風險管理的概念所導致的災難。

因此退休時,要先建立多方的收入來源,例如國民年金、公司退休金、股票利息、債劵利息、房租收入…等等,才不會因為某事件,讓自己生活陷入困境。

    

如何挑選股票

選股市一件很困難的事情,其實跟賭博非常的相似,也會產生一種錯覺,就是把運氣當成自己的能力,因為股票不是漲就是跌,所以很多人以為漲是自己挑的準,但是其實就是運氣。

就連全職的職業基金經理人,至少有一半以上,都無法贏過長期的大盤指數,散戶的機會則又更少,說了哪麼多,如果還是堅持要選股,可以從以下方向入手。

  • 選股秘訣 :
    • 看季報跟年報 :
      看公司年報是投資一家公司的基本功課,除了可以看到基本的財務數字外,還有董事長每年發表的年度回顧’、未來展望、公司策略,以及分析產業情況、客戶分布、產品出貨…等等。
    • 拜訪了解公司 :
      公司通常會法人說明會、股東大會,可以了解公司的情況,也有機會詢問管理階層問題。
    • 研究財務數字 :
      • 倍數比法->本益比、股價營收比、企業價值倍數。
      • 內在價值->自由現金流量。
    • 設定進出場的策略 :
      很多投資者都會犯的錯誤,就是心裡目標價會隨市場變動,永遠都賣不掉股票,進場前一定要決定好出場價格、停損點。
    • 參考外資報告 :
      在厲害的人都會有盲點,所以一定要聽聽別人的意見,最快的方法就是參考外資報告,看看分析師的看法是如何。
    • 只買自己懂得公司 :
      隔行如隔山,買不懂的股票完全沒有優勢,基本上就跟賭博一樣。

        

基金安全省事

資產配置

除非真的對股票很有興趣,又願意花很多時間做功課,否則會建議使用ETF或指數基金,因為就算天天在電腦前面看盤,也不見得可以跑贏大盤,不如直接購買追蹤大盤的ETF或指數基金。

在美股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買DIA、QQQ、SPY,因為美股長期平均報酬率7~10%,如果對某行業有特別興趣,也可以購買該行業的ETF,如果想更分散風險,還可以跟各種不同國家的大盤做搭配。

如果有時間並且願意做功課,可以挑選指數基金,就是找哪一個基金經理人夠厲害,可以跑贏大盤,可以參考辰星公司來評比基金。

     

高風險投資

車禍

投資時一定要記得,高報酬率一定是高風險,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不可能有低風險、高報酬的東西,像龐式騙局就是經典的低風險、高報酬的投資。

如果你的資產夠多,可以考慮拿出5~10%來投資高風險商品,即便賠掉也不會有影響,萬一成功了,所帶來的報酬率將會很可觀,更可以提早退休。

  • 高風險金融商品 :
    • 選擇權 :
      就是一段時間內,賭股票是漲是跌的工具。
    • 私募基金 :
      就是投資未上市的公司,可以透過VC、PE公司買入,費用率高、流動性不好、高風險,但是報酬率很高。

      

穩定的定期收入

打坐

高風險、高報酬,如果想要高報酬,風險就一定也高,如果不要風險,哪麼報酬一定也低,投資的重點不是完全不用風險,而是如何用承擔、控制的風險,來賺取最好的回報。

債劵是一個很好的工具,主要的目的不是讓你賺大錢,而是保本,每年的債劵利息可以用來對應通貨膨脹,讓你的前不會喪失購買力。

透過購買A評等較安全的債劵,並且使用債劵梯的作法,可以解決需要花費的問題,不用特別去賣債劵來使用資金,可以用到期債劵的利息即可。

      

房地產投資

極簡生活

房地產是台灣人很喜歡的投資方式,跟投資股票相比,股票可能會變成壁紙,但是房子怎麼樣都在,認為這樣的商品非常的安全,但是事實上過去的歷史顯示,亞洲金融風暴、網路泡沫、SARS、次級房貸泡沫..等等,都曾經讓房價大跌。

如果今天選擇當房東的話,投資回報率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高,卻有很多的事情要管,找租客、催房租、修繕維修…等等。

少子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,全台灣的人口開始減少,如果未來供給大於需求時,房屋租金甚至會下修,導致更多人覺得沒有買房的必要,很難想像在這樣的情況下,房價還有甚麼理由會漲。

      

保護財產

要是辛苦多年的資產,萬一出了什麼意外,一夕之間就消失,實在是非常不幸,任何的投資專家在賺錢之前,都是先確保如何不要賠錢,這是很重要的觀念。

  • 保險兩大類 :
    • 純保險->定期壽險
    • 投資存錢+保險->終生壽險

保險是一定要有,但是不應該把保險跟投資存錢混在一起,年輕人應該早點購買定期壽險,萬一外來不在了,至少還有保險理賠金可以養家,未買終生壽險所省下的保費可以拿去投資,減少被保險公司所收取的管理費。

投資風險管理的理念就是付一點保費,也不願意被意外搞到傾家蕩產,另外像是信託、安寧醫療、器官捐贈同意書,可以先跟律師完成這類的文件,不要讓自己往生時,造成兒女之間的紛爭,哪就非常不值得。

        

開源比節流重要

配合對方

如果有辦法開源,收入就會直線成長,在50歲之前退休應該沒有問題,而且會過得很快樂,不用一直省吃儉用,當然願意短期之內做一點犧牲,40歲之前退休也不難。

賺錢的人都是偷偷賺,會賺錢的生意通常沒有人會講出來,因為不希望有競爭者的加入,找尋一個高薪卻很少聽過的工作,是一個很好的辦法。

或許你會認為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,但是比什麼都不去改變,只會抱怨來的好很多,設法讓解決任何的困難,取得一份高薪的工作,才是上上之策。

       

成功的習慣

學習

如果可以養成一些成功的習慣,賺錢就會變的很容易,如果你可以多賺,每個月可以花的金額不但可以提高,也可以提高每個月存的錢,這樣不是很好。

很多文章都會講我們如何省錢,買到更划算的商品,卻很少看到如何提升自我價值,賺到更多錢的資訊,而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,有比你更聰明而且更努力的人。

趁年輕時投資自己,藉由買書、上課進修等等,讓自己的表現更優秀的話,不但容易找到好的工作,還更快可以獲得升遷,讓自己的收入提高,就絕對是可能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

行動力

業務員

成功的方程式 :
 「一定要先行動,看到錯誤就改,然後再試一次,直到成功為止」。

在眾多成功的習慣中,最重要的就是「行動」的習慣,因為如果沒有行動,就算你看了再多的書,思考了在久,研究了多久都是白搭。

當你有一個想法、主意,卻一直沒有空去做,突然有一天你發現主意被偷了,已經被人做出來,他們不見得比你聰明,但是卻比你有行動力。

另外行動之後,才能夠知道會遇到的情況,只能見招拆招,兵來將擋,水來土淹,如果沒有行動,在怎麼研究、思考都沒有用。

      

80/20法則

根據80/20法則指出,通常80%的成績是由20%的行動所產生,而剩下20%的成績,需要你花80%的精力才能獲得,但是如果你可以接受20%的失敗、挫折,不妨考慮花20%的精力五次,各達到80%的效果,此時的行動就可以達到400%。

推銷員是很多人都不願意做的工作,因為經常要被拒絕,所以經常在思考如何開口,如果可以克服這樣的恐懼,把思考的時間省去,直接詢問更多的人,結果你的成績反而變成原本的數倍。

        

永不滿足

看故事

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情,會需要動力,越難做的事情,需要的動力就越大,其實大家的程度都差不多,主要的差別在於,有沒有保持追求目標或成功的動力、熱情,所以成敗通常不是看誰的能力好,而是誰足夠渴望,誰有足夠的動力撐下去。

除了努力成功之外,你還不能滿足過去的成功,成功之後要找下一個目標,時時刻刻保持不滿足的動力,如果你不能保持動力,滿足於眼前的成功,很快就會被別人超越。

      

別懼失敗

帥哥業務

很多人不去行動的原因不是懶惰,也不是沒有動力,而是害怕犯錯或被拒絕,事實上也沒有人不害怕犯錯或被拒絕,但是重點在於如何定義這件事的意義,同一件事,可以有正反兩面的解讀,端看你如何看待。

學會正面思考,並不是為了欺騙自己,而是快速思考問題的突破點,如果每天以淚洗面、怨天尤人、自暴自棄,對於事情有幫助嗎?不如承認事實,面對問題,找到應對的方法,才能扭轉情勢。

      

不承認事實

很多人喜歡騙自己,也不願意承認事實,活在自己快樂的虛擬世界哩,事實或許很殘酷,但是唯有認清事實,並且先行動,才能看到結果,不論結果是好是壞,只要改進再試,就會離成功更近。

可是很多人喜歡自我催眠,明明是不好的事情,卻騙自己沒有問題,假設你工作不順,加薪的總是別人而不是你,一昧跟自己說,是公司不公平、老闆偏心,其實問題不外乎就是自己需要加強、公司環境不好需要跳槽….等等,如果不學會解決問題,問題就會一直重複的發生。

     

吸引力法則

如果說行動是最重要的成功習慣,哪吸引力法則就是最重要的成功法則,這個法則的要義,就是心想事成。

要想要改變狀況,首先要先改變你的想法,建立日常儀式、咒語,然後要想天去想,催眠自己未來想成為的哪種人,不斷說服自己,提醒自己往目標邁進。

  • 吸引力法則實行三步驟 :
    • 先要求。
    • 再相信。
    • 最後接收。

      

設定目標、計畫

每個成功者一定會有目標,如果沒有目標,就很有可能會每天瞎忙,不管怎麼努力,都沒辦法成功,甚至可能越做越糟。

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,因為有了目標之後,做事就比較有方向,不會浪費時間在無謂的事情上,如果可以把目標寫下來,並且擬定具體明確的計畫,效果就一定會更快了。

  • 目標計畫 :
    • 短期 :
      每天要把明天要做的事情寫下來,並且根據重要性,排出先後順序。
    • 中期 :
      以月、季、年來計算,並且定期審查,觀察方向是否正確。
    • 長期 :
      以10年以上來計算,這也可以說是夢想清單,計畫一些瘋狂的目標。

      

價值觀

如果你不喜歡有老闆管你,喜歡冒險、不害怕失敗,就很適合創業,如果你喜歡工作穩定,每天準時上下班,就很適合成為上班族,喜歡從事教學,就很適合當老師。

在設立目標時,要同時問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?這沒有對錯,只有你自己才知道,你必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才能夠走的更遠,當目標與價值觀不一致時,就會很難成功。

  • 需要考慮的事情 :
    • 風險與回報 :
      這個法則同樣適用於投資、生活、職場,創業可能讓你傾家盪場,如果害怕風險,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創業。
    • 願意為目標付出 :
     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因為目標如果容易達成,哪這樣的目標也沒甚麼意義,要知道成功不是隨便得來的。

     

一萬小時

時間是你的對手

只要認真花一萬個小時,去學習一件事情,就一定會成為專家。

時間是最公平的,不論你是誰,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,而成功的人會把時間管理做得很好,因為這是無價之寶,比錢重要的太多。

  • 時間管理 :
    • 請人代工 :
      可以花錢請時薪比你少的人幫忙小事情,把時間花在重要的地方,創造更高的價值。
    • 事情順序 :
      重要的事情先做,把時間花在對的地方,結果就會大大不同。

     

要有理由

思考

安東尼羅賓 :執行效率法則OPA,目標->理由->行動。

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目標,也需要去行動,因為沒有行動,什麼都不會發生,但是卻不容易維持下去,主要的問題在於,缺乏了「理由」,理由是銜接目標與理由的橋樑。

如果沒有足夠的理由,也許短期內可以用意志力強迫自己,但是一定無法持久,唯有找到強而有力的理由,才能讓行動長久持續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

問對問題

如果你在某件事情上遇到問題,你可以從負面的問題中找到許多原因,但是很可惜的是於事無補,甚至可能會讓你心情更不好,如果你從正面的問題找尋原因,依樣可以找到許多原因,不但可以把事情做好,甚至還可以越做越高興。

如果天天問自己為什麼賺不錢?不如改問自己如何賺到錢,問法的不同,所得到的答案也會有所不同,利用正面的問題,可以對你有更多的幫助。

      

提升效率

當你開始行動之後,就要提升你的效率,可以減少達到目標的時間。

  • 效率習慣 :
    做事必須要積極、負責、主動,要把可能會發生的各種狀況,都事先準備好,並且負責做到好。
  • 結果論 :
    就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目標,沒有目標,在怎麼努力都是沒有,就好像沒有地圖的情況下,卻要到某的地方。
  • 排先後次序 :
    要做的事情很多,一天只有24小時,永遠都不可能做的完,只能先做最重動的事情。

    

讓自己更好

「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」,聽起來很自私,卻是社會的真相,如果自己都過不好,要如何幫助別人呢?

有很多方法可以讓自己更好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看書,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,學要許多大師的思維、技巧、秘訣。

除了看書之外,現在網路上也有許多的免費知識,例如 : Youtube、TED、Podcast、網站文章…等等,都是很好的選擇。

        

辛苦做事

很多人誤以為行動就是成就,卻大多數是在瞎忙,並沒有做出什麼成績,只是覺得自己很忙,辛苦了半天卻又回到原點,有在行動,卻好就老鼠在老鼠圈賽跑一樣,沒有任何的成就。

會有這樣的問題在於,並沒有做到對的事情,如果事情是不對的事,做的再好都沒有用,唯有做對的事情,才會具有意義。

除了作對的事情之外,還要重視效率,要擬定做事計畫表,並且按照事情的重要性排序,有了目標才不會因為一些無謂的事,讓自己偏離方向,做了許多不重要的事情。

     

尋求雙贏

找人合作是一個能大大提高效率的做法。

在商場上唯一可以長久做生意的方法,就是創造雙贏的商業模式,想要跟對方合作,要先知道對方想要什麼,並且提供對方想要的東西,就可以創造雙贏的合作模式。

要建立長久的關係,不應該讓雙方有一方受到損失,這樣一定會造成合作的不愉快,對於不滿意之處也應該要直講,如果雙方經過幾次談判,依然無法改善狀況,就應該要離開。

切膚之痛

在商場合作上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就是要把大家的利益綁在一起,就是大家一起賺、也一起賠,有這樣的目標,就比較不會有人扯後腿。

基本上上班只要不犯錯就沒事,公司賺不賺錢、效率重不重要,跟他完全沒有關係,這並非是員工的問題,而是制度上的問題。

公司用發股票給員工的方式,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員工也成為股東,把員工跟公司的利益綁在一起。

跟別人合作的時候,可以請對方出錢,看看對方有多少誠意,如果對方願意出錢時,我們才會開始考慮投資。

      

金錢快樂

購物

美國專家做了一項調查,發現快樂並非與金錢成正比,並不是賺越多錢就會越快樂,財富帶來的快樂,大約在年薪240萬左右就差不多停了,甚至在年薪180萬就已經過得很快樂了。

大部分的人可以一輩子都在工作,通常都在65~70歲退休,這些人可能享受不到幾年的自由就過世了。

財富自由的最大目的就是讓你自由,不被工作或任何事情綁住,想要做甚麼事情都自己決定,此時「追求快樂」應該是你的終極目標。

      

快樂目標

愉快

人的終極目標是快樂,若是可以達到財務自由,就會擁有許多的時間,開始可以製作過去在公司時,沒有機會思考、選擇的退休人生計劃。

研究發現,讓自己快樂的方法,很重要的就是要找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,讓自己做的事情有意義,並且還有小小的成就感。

仔細思考,不管做甚麼事情,像是住大房子、開跑車、做公益、旅遊、美食…等等,只要一直追問這些理由,能夠帶來什麼,最後的答案一定是「快樂」。

     

健康為根本

有錢有閒後,追求快樂是首要目標,但是沒有健康,就不可能有快樂,不只是要活得久,還要活得好,有好的生活品質,才會快樂。

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,在高壓的情況下超時工作,多半在30~40歲就去世了,根據研究顯示,有錢人通常活得比較久,其中的原因在於,擁有最好的生活品質、醫藥資源、沒有太大的壓力…等等

  • 健康策略 :
    • 少吃 :
      找一個可以讓自己持久的斷食法,每天最好只在6~8小時進食。
    • 吃蔬菜 :
      多吃蔬菜水果,可以使用果汁機,將纖維打得很細,一起喝下去。
    • 健康代替物 :
      預先準備食材,用蔬菜番茄湯取代泡麵。
    • 多運動 :
      培養一個運動的興趣,不運動的理由,不要想太多,先運動再說。

     

預防很重要

保險箱

就算再健康,人總是會老的,還是要計畫一下,讓自己可以安養老年,最重要的是不會拖累家人,購買充足的「醫療保險」,可以讓自己有需要時,可以擁有最好的資源,這些都必須要事先計畫,等生病之後再來想就來不及了。

「長照險」也是很重要的,萬一有一天自己行動不便時,可以雇用看護的費用,不會拖累家人,甚至萬一家人沒有能力照顧你,還可以自己照顧自己。

「遺囑」應該要去了解信託,規劃合法減少遺產稅,以免帶給家人不必要的困擾、紛爭,甚至給他們留一些遺產,讓他們的生活可以過得更好。

     

人生的最後目的

試著想像一下,如果你的人生只剩一個月的時間,你回想一生做了什麼,還有那些沒有去嘗試,沒有去做你會很後悔,如果有,現在就應該要去做,因為你還有機會。

甚至可以想想在告別式上,你希望別人怎麼說你的一生,如果別人對你的看法,跟你的要求一致,代表你基本上都做到了。

 

財務自由的人生

博客來連結

       

相關文章:

【巴比倫致富聖經】古代最富有的富翁,告訴你如何致富的方法。
【富人思維】733位富豪問卷調查,成為富人的因素排名。
不知道如何管理金錢嗎?讓財務建築師LIDIA老師,幫你做財務診斷。

百萬富翁的早晨奇蹟,把握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,讓你邁向財富之路。
【瞬間致富】啟發你的財富力,打造屬於你的財富水龍頭,獲得富裕的生活。
震驚世界的致富秘密,10個有錢人的習慣和你不一樣。

     

歡迎加入,免費一對一諮詢,不定期投資資訊。

以上文章參考資料,為此篇文章推廣書籍,若著作權人有疑慮時歡迎告知並準時下架。

12 Comments

Add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