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財富金鑰】內在世界創造外在世界,一切財富的秘密,源至於心靈。
內在力量

「富者越富,貧者越貧」這個道理,可以適用於任何層面,心靈具有創造能力,一切的力量、成就、財富的秘密,就在於我們的思考方式。
無法展現自己的力量,是因為對於力量源自人的內在,並未有所認知。
- 內在世界:
由心靈掌管,如果我們去探索這個世界,就能找到任何問題的解答,只要能掌控內在世界,就等於掌控一切獲取力量的法則。 - 外在世界:
外在世界則是內在世界的映照,顯現在外在世界的事物,都早已發生在內在世界當中。
若是能夠對內在世界的潛力有所認知,就能使其在外在世界中成為事實,如果能夠將內在世界協調一致,則外在世界的映照就是最棒的狀態。
內在世界協調一致

內在世界協調一致,是指能控制自我思想,並且決定要讓自我經驗,產生某種影響的能力,如果能得到內在世界中的智慧,就能洞悉潛藏在內在世界中的無限可能性,並獲得將這些可能性展現在外在的力量。
當開始意識到「內在世界蘊含著無限智慧」這件事時,就可以透過在心中獲取的智慧,讓我們更進一步獲得真正的力量與智慧。
人生是一種展現

人生是一種展現,而不是發生在身上的種種事件累積起來的結果,我們在外在世界中所遭遇的,早就已經發生在內在世界中。
在擁有之前,必須要先有「有哪個東西存在」的認知,所有的「得到」都是這種認知累積而成,所有的「失去」都是因為缺乏這種認知。
內在為因、外在為果

在外在世界所看到的一切,都早就在內在世界中創造出來了,但只有極少人願意去探索內在世界,當真正瞭解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之間的關係時,就可以獲得這個力量。
內在世界為「因」,外在世界為「果」,如果要改變「果」,就得要先改變「因」才行,大多數人都試圖透過改變「果」 ,但這樣只會把煩惱換成另一種煩惱而已,如果想要解決不協調的問題,就只能在內在世界才能找到這個「因」,進而解決掉 。
心靈的運作

心靈的運作是由兩條平行運作模式所組成,一個是意識,另一個則是潛意識,能解開並瞭解心靈的力量及運作方式,就能發現其中所蘊藏的可能性,這件事本身就比任何物質上的奢華成就更加美好。
能否接收並運用這股力量,取決於是否能察覺本就存在於人類內在的「無限能量」對於這些真理瞭解多少,在外在世界就能得到多少。
心靈發生之所

潛意識是各種重要心靈現象的發生之所,潛意識的運作具有確定性與規律性,且沒有發生任何錯誤的可能性存在,我們所擁有認知能力的重要基台,但是我們對於運作模式的瞭解卻極為淺薄。
而不論是從事任何事情,如果想要做到完美,都必須要靠潛意識才行,潛意識是無價之寶,引導我們的思想、感受,完成意識無法做到的複雜工作。
意識(客觀心)

意識是透過人體五感 (視覺、聽覺、觸覺、嗅覺、味覺) ,來感知與運作,負責處理來自外在世界的事物,具「判斷」的能力,及指揮、管理、保護潛意識的責任,也是意志力所在,能使人生現狀完全扭轉的力量。
意識特點:
- 當下發布的指令,為意識主導。
- 透過人體五感來感知及運作。
- 負責處理外在世界的事物。
- 具有「判斷」的能力。
- 擔負「選擇」的責任。
- 擁有「論證」的力量。
- 是意志力的所在。
- 管理與保護潛意識的責任。
- 能使人生扭轉的功能。
- 理智判斷的意志。
潛意識(主觀心)

潛意識會依照外在世界的種種先決條件,做出合理的推論,如果先決條件正確,潛意識得到的結果也會正確無誤。
如果從外界世界得來的先決條件錯誤,則整個架構就會崩潰,潛意識不會進行「證實」這個工作,它需要意識做為「守門人」,來抵禦錯誤思想進入其中。
潛意識特點:
- 恆常不變的運作。
- 攸關生命存亡的機能。
- 無法由意念來控制。
- 只要是要完成的事情,就能使各種力量朝向目標完成方向運作。
- 原則與渴望所在之處。
- 唯有運用一些方式,才可能逐步改變原則。
- 儲存記憶的倉庫。
- 擁有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思想。
- 各種創新與建設性力量的源頭。
- 人的「習慣」存在之處。
- 理想、想像的源頭。
意識與潛意識的互動

意識與潛意識進行一些必要的互動時,會需要其所對應的神經系統也進行類似的互動:
- 腦脊髓神經系統是意識的器官,透過五感(視覺、聽覺、觸覺、嗅覺、味覺)->腦脊髓神經管道->讓身體的感官接受意識層面的感知->控制身體的各種運動。
- 交感神經系統是潛意識的器官,交感神經的中心位於「太陽神經叢」的神經節之中,可以在無意識下,持續維持日常機能,就是透過太陽神經叢運行。
- 迷走神經->意識與潛意識的連結->由腦部->胸腔->心臟與肺臟->通過橫膈膜->交感神經中的神經->形成完整個體。
所有的思想都是從大腦(意識器官)所接收->進行論證能力的檢驗->意識(客觀心)得到了某種思想的結論->太陽神經叢(潛意識器官)->成為不可動搖的思想->在現實世界成為真實。
如何成為吸引力的人

如果一個人散發出來的能量夠強大,就會成為所謂「有吸引力」的人。
如果「太陽神經叢」處在活躍的運作狀態下,不斷地對人體的各個部位散發出生命、能量、活力,這時與他接觸的每個人,都會覺得非常愉悅。
如果散發能量的過程中斷,感覺將不在愉悅,流向身體的生命力、能量將停止,贈成生理、心理上的疾病根源。
太陽神經叢

太陽神經叢是一切生命與智慧的源頭相接處點,他可以完成被要求的任何事情,整個身體的生命力與能量,都是由這個能量的中心流出,而意識就是能量中心的主人。
不抗拒的思想能使太陽神經叢擴大;抗拒的思想會使其縮小,而最大的敵人為恐懼,如果不將它徹底殲滅,就難以發出光芒,使你的人生永源昏暗。
當你瞭解自己與宇宙間的無窮力量是一體,藉由親身實證透過思想的力量,可以解決任何不順的狀況時,將不再有任何恐懼。
喚醒太陽神經叢:
當你已經了解太陽神經叢(潛意識)是具有智慧、創造力,哪麼要就必須在太陽神經叢(潛意識)中,烙上你想要的印記,最自然的方式就是:「在心中專注地想著你要達成的目標,當你專注地想的時候,就會對潛意識烙上印記』。
「我」的真正本質

我是某種能控制與指揮你的身體與心智的東西,如果能深入體悟我的本質,將感受到有生以來未知曉的一種力量。
你的人格是由無數種個人特質、習慣、個性組成,這些都是過往思想的產物,並不能代表「我」的本質,身體與心智也不過是「我」用來實現目的的工具。
「我」所具備最偉大的能力就是思考,卻很少人懂得如何正確地運用這個能力,允許思想流連於自私自利的目標上,這無疑是心智不成熟的象徵,一個人的心智成熟,就會瞭解「每個自私的念頭中都藏著失敗的種子」。
每個人都是宇宙的一部分,而全體的任何一部分,都不該與其他部分為敵,只有在部分以全體的福祉為最高方針時,部分才能獲得利益。
強化自我意志:
「我可以成為我所要成為的」,是非常強大的確認句,每天空暇的時間,都要不要不斷複誦這個句子,可以幫助強化你的意志,每一次重複這個句子時,試著去領悟「我」是什麼?試著去真正理解「我」的真正本質。
學會控制自己

要「控制自己」比治理一個國家還要困難許多,但如果能學會控制自己,就能掌握內在世界進而掌控外在世界,外界的人、事、物就會回應你每一個願望,而且不需要付出多少心力。
無論如何都不要讓「我」被任何事物限制,先從一些小事情開始控制自己,然後再慢慢提升,就可以逐漸的控制自己。
過度工作、玩樂,都會導致心智冷感,使人無法做更重要的工作,因此,我們應該經常尋求「靜」,力量蘊藏在靜之中,再靜當中我們才能定,在定當中我們才能夠思考,而思想才是獲取一切的秘密。
思想是什麼?

思想是「我」的產物,是一種運動模式,跟光、電一樣,背後的原理都是「振動法則」,而藉由「愛的法則」,「情感」可為思想灌注生命力,並透過「成長的法則」,在有形世界中成形而展現出來。
如果要展現力量,必須要喚出情緒,在思想中注入「感受」,這樣思想才能在有形世界成為現實。
要擁有強韌的心智,其方法與要擁有強壯的身體一樣,都是透過「鍛鍊」,只要不斷地想相同的事,最後就會變成反射動作,會自然而然地這樣想,不再會有任何的猶豫。
遺傳的潛意識

心智活動至少有90%是在潛意識中進行,如果不知道如何運用潛意識的力量,則在現實生活上將會處處受限,潛意識有能力解決任何問題,提前是必須懂得如何引導它。
心靈遍及整個身體,大部分是遺傳的產物,這些遺傳特質都是過去的時代及環境,所產生的結果,同時也是家庭、企業、社會環境影響之下的產物。
當我們了解這個事實,就可以再出現不想要的特質時,懂得如何去改變它,可以自己決定保留那些特性,抑制、拒絕發展不想要的特性。
吸引力定律

過去的思想,造就了現在的自己,未來會如何,則取決現在的思想,吸引力定律並不會吸引「應該要的」、「希望擁有」,只會帶來先前透過思想,在有意及無意之下所創造的東西。
如果要該自己蓋房子,肯定會很用心的規劃整個建案,細心研究每個小細節,而我們心靈也有一個家園,稱為心靈家園,要知道這棟房子,比起任何有形的房子都來得重要,因為我們人生能經歷與擁有什麼,就取決於建造時,使用了何種質地的材料。
材料的質地,是指過去所累積並儲存於潛意識心靈中的種種印記,如果大多是恐懼、擔心、煩惱、憂鬱、失望、消極等印記,哪麼產生的材料也會是負面質地的材料,只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勞苦、擔心、憂慮。
如果潛意識中存入勇敢的思想,就會一直都很樂觀、積極,有任何的負面想法就將它丟到垃圾推理,拒絕接觸任何帶來負面的思想,所產生的材料會是正面質地,使我們對於未來沒有任何恐懼與憂慮。
力量的源頭

在心智與靈性的世界中,就存在這麼一片屬於你的產業,產業蘊藏的豐富資源,其中盛產的果實之一,就是處理各種狀況的能力,你需要付出的代價就只是去研究、收割它,將可以打破過去種種限制,揮別過去奴僕般的生活,以及過去的軟弱。
要獲得產業的三個程序:
- 真誠的渴望得到它。
- 勇於行使你的繼承權。
- 實際的去取得它。
心靈裝置

心靈能產生何種力量,完全取決於連接裝置,人早已被賦予一個能轉換宇宙能量的裝置,哪就是「大腦」,然而,大部分的人竟然都甘於,讓世界上最為偉大的裝置,人類的大腦,持續保持全然無知的狀態。
外在世界所看到的種種結果,都是依靠「思考」這個程序,所造成的產物,而思考這個程序就是由「大腦」來進行,大腦就像是一個胚胎一般的世界,隨時都準備好在需要時成長。
心靈裝置:
- 大腦是心靈的轉換裝置。
- 人的神經系統可以比喻為電路,人的各種刺激與渴望就是透過這樣管道,傳送到整個人體機制之中。
- 人體的脊椎是個強大的發動機,負責傳遞進出大腦的種種訊息路徑。
- 血液循環系統,透過動靜脈在體內循環,為身體補充能量與精力。
- 完美的骨骼結構,將整個身體建構其上。
- 精緻美麗的皮膚,福蓋整個身體。
「我」擁有掌控其身體的權利,對於掌控的裝置瞭解多少,將決定所能得到的結果,如果思想經過精煉且專注,則宇宙的基本物質最終必定會臣服在於你的思想,並完全依照所求的方式在現實世界中呈現。
專注力

要開發心靈力量,專注可說是最重要的基本要求,若思想分散在各種不同的目標上,這時思想的力量就會散失,無法產生顯著的成效。
但是透過專注力,將思想集中在單一目標之上,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為了,想要克服人生途中的一切障礙,就得要靠「專注力」,得到這種偉大的力量,就只有練習一途。
視覺化想像

視覺化想像,就是在心中描繪圖像的一種程序,所描繪的圖像就是未來人生,所以一定要把人生樣塑造得精緻美好,務必讓圖像清晰,並牢牢刻在心版上,就會逐漸地將圖像所描繪的一切,吸引到身邊,成為「你所想要成為的」。
三個步驟:
- 理想化:
建構出未來的藍圖,這份藍圖要夠紮實精確且無可變動。 - 視覺化想像:
再採取任何行動之前,就先在心中看到最終成果,如果不確定想要什麼,哪就每天都回到椅子上練習,直到你能清楚看見畫面,隨著種種細節越清晰,使其成真的方法也將會一一出現。 - 實體化:
思想->行動->方法->朋友-際遇-實體化。
心靈圖像

唯有透過在心中重複地描繪圖像,才能提升其清晰、精確度,對於外在世界的影像也就越大,透過這種方式,就必定能獲得所需的一切,得以發展至最完全的境界。
你將會在正確的時間點,以最正確的方式被引領去做最正確的事,「熱切的渴望/感覺」會帶來確信的期待,而「確信的渴望/思想」需要「堅定地要求/意志力」將思想抓牢,使「成長法則」有足夠時間運行,使思想化為實體。
善與惡的源頭

人生並非無常或變數所構成,人生中所發生的一切,背後都有法則掌管著,只要依循法則行事,就可以準確地得到想要的,思想導致結果,思想是建設性則與宇宙協調一致,行動後所得結果為「善」;若思想為毀滅性則無法與宇宙協調一致,最終行動的結果為「惡」。
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「成長」,所有存在世上的一切原理都必然對「成長」有所幫助,思想也會透過「成長法則」,出現在現實世界之中。
可以自由選擇想要什麼,不論任何思想,只要持續的時間夠久,就一定會在人生上產生實際的影響,找到有效的方法,運用建設性思想來達到想要的結果,是很重要的課題。
想像力培養

要養成分析每個思想的習慣,如果某個思想不僅可以自己帶來益處,同時還可以他人益處,就將這思想留下,這思想能與無窮智慧協調一致,同時這個思想會成長,造成數千倍的成果。
如果思想為毀滅性的危險思想,就必須要開始培養有助於產生建設性思想的心態,「想像力」將對你產生極大的幫助,
成功人士會想清楚,希望能實現何種理想狀態,會在心中不斷想著達成努力追求的理想,想像力是工作室,思想是創作時使用的材料,透過心靈不斷活動的力量,得到達成成就所需的一切,最終所得到的成果,將與達成理想的信心成正比。
必定渴望的事物

每個人都必定渴望擁有的三項事物,就是健康、財富、愛,若想發展到最高層次,這三項事物是缺一不可,而當中每一種都可以在「內在世界」中得到,要得到這些事物,秘訣就在於開始透過一種「連接裝置」,將自己連接至任何可都可以接觸的「全能力量」之上。
能使我們與這無窮的供應之源相連的「連結裝置」,就存在我們的思想之中,只要能有正確的思想,便能讓我們進入哪「至高者隱密處」。
理解真理

人必須先了解真理,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,當一個了解真理,心中能完全篤定而充滿自信時,將得到無可比擬的滿足感,了解真理時,便是與無窮且全能之力進入協調一致的狀態。
要事所採取的行動與真理不一致,就會產生不協調的結果,最終行動將依真理的程度與性質偏離程度不同,倒置不同程度的損失。
了解「我」是靈性的存在,與「天地之心」實為一體,而天地之心是全然富足且不所不能,「吸引力定律」就開始運轉,將助於你獲得成功的一切力量。
視覺化想像則是連接裝置,透過在內在世界「看」,生產出內在世界的產物,產物具有生命力而會成長,必定會化為有形世界的實體。
有限與無限

思想就是「有限」與「無限」,「宇宙」與「個人」之間的連結,思想就像是種子,當種子落入「天地之心」用以創造萬物的存在體之中,並開始生根,成長法則便會生效。
如果沒有與法則協調一致,就無法形成這樣的迴路,如果你的思想與自然界創造原理一致,則思想也會與無窮宇宙頻率一致,這時就會形成迴路,思想將必有成就,絕不會返回。
相信實現

柏拉圖:「不論想實現什麼,都要先相信所追求的一切已經實現」。
將所求的事物以「已經實現的事實」的型態刻至宇宙意識之上,正是運用「思想」創造力量的心法之一,如果能做到這一點,就能站在絕對的角度,消除心中一切關於條件限制的顧慮,此時撒下的種子,只要不受干擾,必定會萌芽在有形世界開花結果。
理想必須要明確

思想會為我們建構出所想的事物,並且將這些事物帶入生命之中,但是想要完全消除恐懼、焦慮、沮喪卻是相當困難,這些思想都會使目標遠離,它們的力量都非常強大,唯一的辦法就是持續向前進,這當中包含三個步驟:
- 了解自己具備的力量。
- 敢要的勇氣。
- 帶著堅定信心採取行動。
以這三個步驟,就可以創建理想的事業、家庭、友誼、環境,前提是心中理想必須明確,不能一改再改,哪麼你的力量就會分散,最終必將一事無成。
吸引力定律

吸引力定律是一種永恆不變的基本法則,祂會對請求與渴望做出回應,透過安排各種事件的發生而滿足請求,當「思想」與「愛」結合之後,會形成一種無可抗拒的力量,也就是吸引力定律。
所有自然律都是以非常精準的方式運作,不應該因為他人經驗或了解不足,就認為這一切的已經失效,而是需要更深入去了解這條定律。
世界各種力量都是由潛意識,所轉化而成,唯有在「靜」的狀態及了解宇宙法則之時,才能觸及這股力量。
如何想才能實現夢想?

要了解我們被賦予天地萬物最好的一切,體悟並認知「天地之心」,是萬物起源的「宇宙原始物」,如果能接受這一切理論都很正確,就必須要實踐這些知識,先決條件是必須要願意先付出,必定會得到付出成正比的收穫。
思想是「因」,外在環境是「果」,所以復出各種有益的思想,這時就能啟動「因」,而對應的「果」也必定會出現。
思想是一種靈性活動,因此思想具有創造的力量,但是如果沒有經過有意識、系統化、建設性的方式引導,思想也不發生任何作用,這就是「空想」與「建設性的思想」之間的差異。
所經歷的一切,都是由「吸引力定律」而來到生命之中,如果處在一個不快樂的意識環境中,快樂的思想是無法存在的,唯有改變意識,其他的各項條件也將逐漸改變。
在創造「心靈圖像」時,同時也將思想投射到宇宙中,他是全知、全能的存在,不需要告訴祂如何實現我的願望,「有限」無法教導「無窮」,代表認知宇宙是無所不在,卻沒有完全接受祂,同時也是全知、全能這個事實,也使得啟動無知的「因」。
拒絕去想

「思想」是一種靈性活動,被賦予「創造」的力量,任何思想都具有創造力,而非特定思想才具有創造力,因此透過「拒絕去想」的方式,能使這個原理反向運作。
拒絕去想那些不滿意的事物時,就會把思想的創造力量,從那些事物中抽離,一切的創造都由「成長法則」掌握著,當開始狀況並不會立即改變,就像一顆植物的根被砍斷後,還是可以存活一段時間,不過這棵植物終究還是會枯萎,最終消失。
大多數人都會把注意力,集中在那些不滿意的狀態之上,也因此為那些狀態注入能量與生命力,反而會使它們更快速成長。
為什麼無法獲得

如果這些原理是真的,為什麼無法展現出來呢?事實上,確實是獲得應有的結果,但是由於對於宇宙律的體悟程度,及應用的能力不足,所以得到的成果不如預期是很合理的一件事情。
潛意識與「天地之心』之間的唯一差異,只在於「程度」而已,有如一滴水與一片大海之間的差異,潛意識是連通「天地之心」的管道,透過意識刻意引導思想,讓潛意識去進行某種特定活動,由於潛意識與宇宙是為一體,因此所能進行的活動將沒有任何限制。
困難與障礙

各種困難、障礙、不協調的狀況,就是因為自己不再將已不需要的事物給出去,或拒絕接受自己需要的事物造成,「成長」是透過汰舊換新,以「更好」取代「好」而達成。
如果不試著放棄目前擁有的事物,就不可能得到我們所缺少的,如果能從每一個經驗中,吸收有助於成長的養份時,就能夠有意識去掌控外在環境。
過去所遭遇的各種經歷與際遇,都是為了使我們獲益,除非能從各種障礙與困難中吸取到智慧,否則障礙與困難就會繼續發生。
語言的重要性

思想的第一種轉化型態就是語言,語言是思想的第一種呈現方式,因此在使用語言時,就必須特別留意,讓自己指使用建設性且協調一致的語言,當語言化為有形實體時,才會帶來益處。
以詞語的形式,來表達思想的能力,使人得以與其他動物有所區隔,詞語就是思想,擁有無所不能的力量,具有將其樣貌,在有形世界中化為實體的能力。
補償律

補償律定義為:「當任何一處出現了特定數量的能量時,就表示另一處必定有同等數量的能量消失」。
透過這個定律可以了解,能得到的=給出去的,如果決定做某件事情,就要準備承擔之後的結果,潛意識沒有推理能力,只會永遠聽從吩咐,例如:「用功讀書–>變得更有智慧」,沒有挽回的空間。
為了確保思想中,都沒有存在任何不希望實體化的思想種子,鍛鍊自己的「洞察力」是十分重要的,藉由洞察力,能將未來可能遭遇的障礙,做出最完善的規劃,將思想、注意力轉移動正確方向。
偶然並不存在

外在世界中的種種機遇,都必定與內在世界的狀況一致,這是「吸引力定律」運行的結果,透過意識、各種感官進入心靈的任何事物,都會對心靈刻上印記,形成一幅心靈圖像,圖像則成為創造依循的樣本。
思想必定在行動之前,任何體驗與經歷,都有前因後果,「偶然」並不存在,成功的實踐家,往往都是理想主義者,永遠不斷地朝向更高的標準而努力。
如何掌握思想

當「想」的時候,就創造了「思想」,思想所能帶來的何種產物,取決於型態、性質、生命力。
- 型態:
是由心靈圖像來決定,取決於刻印的深刻程度、圖像中想法的卓越程度、視覺化的清晰程度、圖像內容的鮮明程度。 - 性質:
原料的性質取決於溝成心靈的材料,是由活力、力量、勇氣、決心等思想所組成。 - 生命力:
取決於被灌注於思想之上的「感受」,如果思想是建設性的思想,哪麼它就會具有生命力,它將會成長、發展、擴大、這種思想有創造能力。
專注與渴望

許多人對「專注」有所誤解,認為要做到專注,會需要特別付出某種努力,而事實卻正好相反。
真正的專注,是對所思考的主題,感到興趣的程度高到,讓你不會意識到任何事物的主題,如果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專注,不論目標是什麼。都能獲得靈感與頓悟。
這世界上所有的發現與成就,都是「渴望」加上「專注」後得到的成果,渴望是最強的行動,最具有主導性的力量。
專注加上渴望,就能高度集中意念,對某件事產生強烈渴望,就算只有一秒鐘,也能產生非常強大的力量,打開疑惑、軟弱、無力、自卑的枷鎖,為你帶來進展。
直覺的力量

當做到真正的專注時,就會啟動「直覺」的力量,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協助,就算在沒有相關經驗的狀態,直覺也能夠做出結論,直覺經常能解決論證無法解決的問題,揭露正在追求的真理,來自某種更高層次的力量。
直覺通常是在「靜」之中來到,所有擁有偉大心靈的人都會經常獨處,設置私人的空間,讓自己擁有不受打擾的空間,循序漸進的鍛鍊思維,能讓你戰無不勝。
如何體悟

如果得到正確的體悟,就能與一切力量的起源,「天地之心」彼此交流,所謂的體悟其實只是某種「相信」而已,經過證明為事實的「相信」,這時候就會進入所為的「信仰」、「真理」的層次。
「天地之心」會依據原子與原子之間,產生無限多種不同強度的吸引力,這個原理通用於全宇宙,也是存在目的得以實現的唯一途徑。
「豐足」的思想只會回應與之相似的其他思想,一個人擁有的財富,必與其內在狀況一致,必與其內在狀況一致,獲得外在世界富裕的秘密,就是要先讓內在世界富裕。
要擁有力量的先決條件,就是先意識這份力量的存在,能否運用力量取決於專注,而專注的培養則需要不斷地鍛鍊。
對比並非不同的存在

追求真理,事實上就追求最終極的「因」,而任何的體驗都只是「果」,如果能刻意控制「因」,此時一切經歷體驗「果」,就也能為我所控。
「對比」的兩個極端其實是互有關聯,兩者是同一整體的兩個部位,而非不同的存在,例如說善與惡,只有「善」是真實的存在,而「惡」一詞只是代表「無善」的狀態而已,並非「惡」是一種真實存在。
如果能確信這樣的法則、真理,將永源可以藉由「善」來消滅「惡」,也如同「光明」可以消滅「黑暗」。
獲得力量的秘密

要獲得力量的最大秘密,就是要對「心靈」相關的各種原則、可用之力、實作方法`各種組成,都有清楚而完整的認知,並與「天地之心」之間的關係有深入的體悟,這是一條永恆不變的法則。
宇宙的本質就在你的內在,祂就是你,一旦領悟後,就可以感覺到自己的無限力量,而領悟只有在「靜」之中,才能得到這樣的領悟,利用「視覺化想像」的能力,描繪理想的景象。
靈感之源

靈感來自內在世界,「靜」是必要條件,要沉澱一切感管,放鬆所有肌肉,進入休眠狀態,就會開始接收到能使你目標實現的一切的資訊、靈感、智慧。
如果想到更多的「供給」,就必須要提高你的「需求」,當你有意識提高「需求」時,對應的「供給」就會隨之而來,而你也將得到越加擴大的生命、能量與活力。
靈感能造就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事物,人生最大的要務,就是去體悟進而號令這些無形力量,而非讓它們指揮你的生命。
烙下印記

任何思想進入意識之中,不論其停留時間多短暫,都會在潛意識中烙下印記,並以此印記為樣本創造能量,編造出人生與環境。
印記會造成心智層面的各種傾向,而這些傾向塑造出人格、能力、目的決定了人生際遇,這些際遇透過「吸引力定律」而來到生命之中,於是在外在世界中,經歷與內在世界相符的種種際遇。
如果想要改變際遇,首要之際就是改變自己的想法,而外在的各種際遇,也將隨之改變,要改變想法並不容易,但只要願意持續付出努力,就必定可以做到。
在心中為你希望能夠具體化的願望,描繪一幅完美的圖像,然後讓圖像持續留駐在心中,直到得到期望的成果為止。
心靈對身體的影響力

健康狀態未達預期,就是檢查一下自己思想,若是思想中帶有患病的種子,所收穫的就會是不適、退化、衰弱、機能喪失。
思想帶來的結果:
- 健康的身心:
想著高層次、積極、建設性、勇敢、崇高、仁慈等思想。 - 失調與疾病的身心:
想著羨慕、忌妒、憎恨、批評等思想。
如果有需要改變的健康問題,運用「視覺化想像」的宇宙律會非常有幫助,在心中描繪最理想的健康狀態,並將此圖像時刻停駐在心中,讓它被潛意識完全吸收,已經很多人透過這個方法,短短數週之內解決宿疾的困擾。
成功的法則

成功的法則就是「服務」,而服務則需建構在「誠信」與「公平」之上,一個起心動念就有誠實念頭的人,是非常無知的人,因為他已違反了交換的基本原則。
這樣的人不可能成功,他將必然失敗,他自己可能沒有察覺,甚至以為自己贏了,但最終的挫敗卻是註定的,人士無法欺瞞宇宙的,「補償律」將會對他「以牙還牙、以眼還眼」。
必須將自己變成一顆吸錢的磁鐵,必須先想如何能幫助其他人賺錢,博愛的思想充滿著力量與生命,自私的思想則蘊含著衰亡的種子。
如果能認識哪能供一切的全能力量,進而調整自己的意識,就能不斷地吸引所需的一切事物,而付出的越多,就會得到更多。
本書譯者許耀仁:建議怎麼使用「財富金鑰」?
財富金鑰:
徹底解開心靈創富密碼的24堂課

作者簡介
查爾斯.哈尼爾(Charles F.Haanel)
美國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最傑出的企業家之一,他是一家當代最大企業的創辦人,同時也撰寫多本書籍,與人分享他能有如此 成功的生命與事業的經營哲學。《財富金鑰》是他的第一部作品,完成時間約在1909~1912年之間。當時有一群事業上的合夥人要求Charles Haanel教導他們要怎麼做才能獲得像他一樣的成就,所以Charles Hannel將其心得與平常所做的事整理成《財富金鑰》。
他是美國著名作家、企業家,個人成長之父、成功學導師、企業家、領導者、哲學家、夢想者、世界第一的企業集團創辦人之一、思想和想像力的擁護者。他創建了他那個時代最巨大的商業集團,共有六本成功心理學著作,內容都是他個人在生命中獲得偉大成就所運用的觀念和方法,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:
《THE MASTER KEY SYSTEM》《財富金鑰》
《MASTER KEY ARCANA》《成功金鑰》
《THE NEW PSYCHOLOGY》《新心理學》
《MENTAL CHEMISTRY》《心理化學》
博客來連結
結語
財富金鑰這本書我很早就知道,因為有不少成功人士推薦過,最近終於買來一讀,發現內容聽到不少靈性觀念,由於對於靈性不是很擅長,閱讀起來真的是非常吃力。
但是閱讀越發現,書中的內容,事實上外表是靈性的皮,所以內容是根基於絕對的科學真理,至於為什麼一定要在科學真理上,披上靈性的外皮,相信是為了讓讀者能夠更快速的吸收。
如果本身對於宗教有興趣、研究的人,我相信這本書應該會讀得比我順很多,雖然對我來說是滿難讀的,但我還是硬著頭皮讀完了,讀到不擅長的好處就是,成長的幅度特別大,對我來說看待事物的觀點,又有大幅度的改變。
其實直接深信本書的觀點,也未嘗不可,「洗腦」一詞看似負面,但是「洗腦」的內容都對自己有幫助,哪就是好事情。
相關文章:
什麼是情緒勒索?如何能不再為別人付出而犧牲自己。
面對挫折要如何克服,積極思考的力量,將消極轉為積極, 將失敗轉為成功
如何處理負面情緒?從今天起,改變對負面的看法,將負面轉化成正面助力。
想要學習如何財務自由嗎?
看看我幫你整理的課程、書籍:
dio致富課程清單、 dio致富教室推薦書籍


看似高深莫測的一本書呢!
總覺得大概是這種感受
心理富有,現實的一切都會滿足!
沒錯,內在世界造就外在世界。
境随心转,外在的事物,是跟随内心的变化而变化,感谢分享,增长见识。
不客氣~~!!感謝你參觀我的網站。
老外有句名占言:fake it, till you make it.
這是「視覺化想像」的意思,在外國已經證明有效,謝謝版大再次提醒大家,想像力有多強大。
不客氣~~我現在睡前都會想像一下,哈哈。
透過版主介紹感悟不少,謝謝您用心的分享
不客氣阿~~對你有幫助,就很值得。
很多人即使永有很多財富,不愁吃穿,仍然過的不快樂…
這一切就是因為心靈沒有得到滿足…
心靈的自由,才會讓人感到平靜、快樂
確實是如此,有不少生活富裕的人,並沒有想像的快樂。
我還以為遇到靈修的同好,害我開心了一下,沒錯這本書講的很多概念都含有靈性成分
哈哈~我也是不排斥拉,需要時間適應。
哇嗚這本書感覺很厲害欸,版主的介紹讓人可以學到很多
確實是很厲害的書阿~~!!感謝你對我的支持。
內容好哲學喔 可能我智商不夠 沒辦法很了解 哈哈
不會啦~~確實是不好理解。
好深奧
看來要花一點時間吸收
謝版主介紹
不客氣~~需要時間吸收是好事,代表學到很多新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