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用雙動能投資策略,建立低風險高報酬的投資組合,輕鬆超越大盤獲利。

     

動能投資概念

方向

賽跑的勝利者未必是跑得最快的人,戰鬥的贏家也未必是最強壯者,但是卻是下注的依據。—(Damon Runyou)

買低賣高可能是最著名的投資模式,但是買高賣更高,應該可以賺更多錢,永遠尋找當時最具績效潛能的股票,即使我認為我的持股來會上漲,但我相信另一支股票,在這段期間會有更好表現,我就換股操作。

   

相對強度

研究計畫

相對強度一詞,相當生動地表達了,這種投資風格的性質。

1965年 :
Robert A. Levt是首位運用電腦研究相對強度動能的人,採用NYSE的625支掛牌股票,涵蓋5年資料 :

  • 歷史績效排序前10%的股票 :
    隨後26周的平均價格漲幅為9.6%。
  • 歷史績效排序後10%的股票 :
    隨後26周的平均價格漲幅為2.9%。

1981年 :
Bohan將相對強度動能套用到11年的S&P類股資料中,結果顯示相對強度動能的優異表現。
1983年 :
Brush與Boles,將相對強度動能方法,用於18年的股票資料,並根據交易成本與風險因素進行調整,結果依然顯示高額報酬。

       

動能研究

盯盤

針對各種不同獲利機會,例如 :價值、規模、動能等等,研究市場異常報酬。

結果發現除了動能造成的異常報酬之外,其他獲利機會,一旦普遍被市場認知之後,就會逐漸消失,只有動能是唯一持續的存在。

動能是最重要的市場異常現象,過去幾年來呈現低報酬的股票,未來幾個月依然會呈現低報酬,過去幾年呈現高報酬的股票,未來幾個月依然會呈現高報酬。

     

動能為什麼能有效運作

公司業務、財務分析

試著了解動能運作方式,對於動能的運用,將會更有信心,同時也有助於我們了解,影響整體投資人行為的心理癖好,以及我們本身的投資行為與動機。

動能有效運作,有兩派說法 :

  • 高動能利益是為了彌補投資人承擔的較大風險,也就是說,投資人承擔更大風險,自然就應該取得更多報酬作為彌補。
  • 異常動能效益之所以存在,並非彌補風險,而是因為投資人透過系統性、可預測方式,做出不可預期的非理性行為。

   

動能的行為依據

思想

從行為角度解釋動能,關鍵在於人性情緒偏差,導致市場反應不足,出現延後的過度反應,過早賣出、買進,都會妨礙到資產增長到真實價值。

  • 定錨效應 :
    人對於過去資料的觀點,不願意依據新資訊做調整,這會造成投資人,對於新問事件反應不足。
  • 確認偏差 :
    人一旦採納某種觀點,都會進一步吸引各方面的支持、認同,即使還有很多相反證據,還是會被忽略、拒絕。
  • 群局行為 :
    人如果由群居立場思考,會隨著群眾迷失而瘋狂,如果要清醒過來,只能一個一個慢慢來。
  • 過度自信 :
    投資人過度自信買進,推升價格走高,隨後可能針對任何新聞事件產生過度反應,更強化價格趨勢。
  • 資訊傳播緩慢 :
    新聞觀察者,會看著新聞事件逐漸傳播,這會導致價格走勢,最初產生短期的反應不足。
  • 處置效應 :
    投資人為了鎖定獲利,而過早邁出成功部位,為了期待反敗為勝的機會,導致虧損部位持有過久。

     

債劵

投資

投資人會利用債劵,來分散股票投資組合風險,降低投資組合的價值波動,協助他們安然度過股票市場空頭行情。

2007~2008年的金融危機期間,債劵表現顯然優於股票,但是,情況未必始終如此,自從1973年以來,大約有70%的時間哩,股票與債劵呈現正相關,它們之間存在著共通的風險因素,只有在某些情況下,兩者才會呈現相反方向的價格走勢。

     

國際性分散

MSCI 新興市場

除了債劵之外,美股股票最常見分散投資對象,就是持有海外股票,美國股票長期報酬,優於非美國股票。

近年來,美國股票與非美國股票之間的相關逐漸上升,平均12個月期相關由0.42上升至0.83,使美國與海外股票的分散投資效益下降,但是影響並不大,因此非美國股票對於相對強度動能投資組合來說,依然具有運用價值。

   

絕對動能

上網

絕對動能就是透過某資產本身過的資料,來預測未來,順著風向的方向走,會比較容易走的概念,是觀察某資產在過去期間的報酬 :

  • 如果報酬大於零,就表示該資產擁有正數的絕對動能,就應該持有該資產。
  • 如果報酬小於零,就表示該資產擁有負數的絕對動能,不應該持有該資產。

       

相對動能

相對動能是透過比較某資產與其同儕的表現,以預測未來績效,通常在市場上進行方式,就是同時買進「贏家」而放空「輸家」。

使用相對動能,能夠在多樣資產中,快速挑選出最優秀的股票買進持有,並定期檢視更換,使自己持有的股票,永遠保持在最好的狀態,但是如果單純使用相對動能,就有可能在面臨整體股票市場趨勢往下時,依然會受到影響。

     

相對動能 vs 絕對動能

公司分析

所有的動能都屬於順勢操作,相對強度動能是觀察某資產對於另一資產的趨勢,絕對動能則能觀察某資產相對於自身過去的趨勢,兩種形式的動能,其實都是一樣的事情。

絕對動能能套用任何單一資產,而相對動能只能運用於兩種以上資產,並且剔除投資組合的某資產,只運用其中最強者,絕對動能能讓你保有所有資產,只要它們的趨勢保持向上,因此提供更大的分散投資效益,降低短期價格波動。

   

雙動能

計畫

最好的辦法,就是同時運用絕對、相對動能,兼取兩者的優點。

運作流程如下 :

  • 運用相對動能,挑選過去12個月內表現最好的資產。
  • 運用絕對動能,評估資產過去一年的報酬是正、負。
  • 若是為正數,就持有該資產。
  • 若是為負數,就持有債劵。
  • 直到該資產趨勢反轉向上為止。

       

夏普率

文案

夏普率是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衡量策略的好壞,
因此常被用在基金成效、資產配置等等長期投資的成效衡量上。

夏普率是藉由價格波動,來考慮風險的常用數據,夏普率是將資產平均超額報酬(報酬減掉無風險報酬)除以該報酬的標準差。

這一種衡量方式,可以顯示你每承擔一單位風險所取得的報酬數量,夏普率越高,代表風險調整後報酬越好,如果數值為1以上,代表是很好的績效。

     

最大回檔

股票指數

最大回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,而且也非常簡單容易理解,最大回檔是指月份報酬從峰位到谷底之間累績的最大折返百分率,可以用在預期,自己的投資組合上的風險,是否是自己所想要的。

最大回檔也有缺點,假設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,績效紀錄期間越長,最大耗損也越大,因此,最大回檔最好是用來比較績效期間長度相同、歷史資料豐富的策略。

其次,最大回檔是代表單一事件的數值,不包含發生的次數、以及其他程度的回檔,而這些也都是有用的資訊。

     

動態資產配置

定期規劃

一般來說,投資人會永久配置於分散性資產,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在股票空頭市場初期時結束股票部位。

雙動能可以將原本單純的分散投資方式,轉移成具有動態適應效果的資產配置作法,讓能掌握市場脈絡,降低曝露在市場相關風險之中。

由於世界市場的整合程度越來越高,使得永久性資產配置,不在像過去哪樣合理,當市場遭遇事件時,資產之間的相關程度也會上升,使得永久性分散配置未必能提供投資人所需要的降低風險效果。

當美國與非美國股票市場為多頭市場時候,兩者的月相關為-0.17,但是若是為空頭市場時,兩者的月相關則上升為0.76。

       

回測時間

時間是你的對手

回測時間是用來衡量動能的歷史長度,以此來挑選基本的投資組合,對於大多數市場來說,最好的回顧時間大概是6~12個月。

回測期間若取6~12個月的長期端,會有減少投資組合周轉率、交易成本的效果,處理個別股票時,回顧期間通常會是最近1個星期、1個月,以便處理短期反轉的中期動能效應。

但是採用大盤股票市場指數,受到雜訊干擾程度小於個別股票,而且交易成本也低了許多,因此不需要回測1個月。

     

絕對動能運用

絕對動能的運用流程如下 :

  • 我們先觀察S&P500指數的情況。
  • 如果S&P500在過去12個月內,顯示正數超額報酬,就將資金投入。
  • 如果S&P500在過去12個月內,顯示負數超額報酬,資金將投入債劵。

上圖紅線為原本SPY走勢,藍線則為絕對動能走勢,每個月都會計算過去12個月,的超額報酬是為正或負,為正則繼續持有SPY,為負則改為持有BND,由上圖可以得知,從2008~2020年,絕對動能的策略都在原本SPY的報酬之上。

     

   

相對動能的運用

相對動能的運用流程如下 :

  • 為了運用相對動能,必須要有兩個以上資產可供選擇。
  • 一個為追蹤標普500指數的股票ETF(SPY),另一個為非美股票ETF(EFA)。
  • 利用回測12個月的相對表現。
  • 來挑選其中表現較強者。

由上圖紅線是原本SPY的走勢,藍線則是使用相對動能,由圖中我們可以的得知,2005~2018年,使用相對動能的策略,其報酬率都在原本SPY的走勢之上,但是整體來說差距並不大。

     

運用雙動能

以上就是運用絕對動能、相對動能結合成為雙動能的情況,回測的雙動能標的物為標普500指數、非美小型股、債劵所組成。

從1998~2020年,雙動能的年化報酬率為11.67%,原本的SPY的年化報酬率為6.37%,可以看出雙動能策略比原本持有SPY的策略高出不少。

而且最大回檔也比原比持有SPY低了不少,原本SPY的最大回檔為-50.97%,但是使用雙動能投資最大回檔則降低為-28.01%,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投資人做出不理性行為。

如何運用

雙動能投資適合使用在集中市場的ETF操作,因為運作費用低,市場流動性高,不但更透明,節稅的效益更高。

只需要運用線上軟體,輸入並儲存3個ETF的股票代碼,分別為美國股票、非美國股票、美國公債,如果過去某個ETF在過去一年報酬最高,就是你未來一個月的選擇對象,如果美國公債報酬最高,代表股票市場趨勢向下,此時就應該持有整體債劵ETF。

   

提升績效的危險

問卷調查

雙動能是一個既簡單又直接的策略,它唯一需要的參數就是回測時間,由於經過如此多的樣本資料確認其效力,沒有必要擔心資料偏差的問題。

如果你想藉由新東西來取代、修改這套經歷考驗的系統,將會面臨幾種潛在問題,如果觀察的策略種類夠多,幾乎一定會發現某些看起來不錯的東西,但是,這些很有可能是因為運氣或是巧合。

金融市場的各種歷史測試,沒有比雙動能策略採用更多的資料了,夠多的資料,才能讓我們看到測試結果,並運用於各種股市情況。

     

移動平均線的操作

指導

移動平均線可以說是最常用、歷史最悠久的價格趨勢判斷方法,1968年,Gordon的研究顯示,當DJIA(道瓊工業平均指數)處在200天移動平均之上時,買進股票,報酬是在200天移動平均之下買進的7倍。

2002年,華頓商學院的Jeremy Siegel在他的著作中,倡導200天移動平均線作為降低價格波動的濾網。

2007年,Faber把200天移動平均轉換為對等的10個月移動平均,當價格高於10個月移動平均時買進,低於時賣出。

這種10個月移動平均的方法很容易與絕對動能作為比較,事實上比較後的結果顯示,確實差異不多,但是移動平均線的交易次數比絕對動能高出約30%,因此交易的成本較高。

     

在個股運用相對動能

絕大多數的動能研究都重於個別股票,相對強度動能也確實能運用在大多數個別股票,AQR動能指數,是根據12個月相對強度動能,再由美國市值最高的1000企業的三分之一股票構成,每季調整一次。

AQR動能羅素1000羅素1000(絕對動能)
年度報酬15.1413.0915.92
年度標準差18.2715.5112.57
年度夏普率0.500.490.80
最大回檔-51.02-51.13-23.41
1980~2013年

由上表可知,AQR動能指數報酬高於羅素1000,但價格波動程度也較高,如果將AQR每年0.7的交易成本考慮在內,在與風險作為比較,AQR動能指數顯然不如羅素1000。

但是單純運用絕對動能在羅素1000指數,不但報酬率勝過其他兩種,股票波動度也較小,最大回檔也明顯下降,而且交易成本也很低,實在是沒有甚麼理由需要採用個別股票的動能策略。

     

全球平衡式動能

MSCI世界指數

雙動能還能有其他運用方式,雙動能最簡單的延伸,就是永久性持有70%雙動能與30%持有公債,這種雙動能+債劵的策略稱為「全球平衡式動能」。

70%雙動能+30%債劵60%SPY+40%債劵
年度報酬14.5210.58
年度標準差9.5010.15
年度夏普率0.900.49
最大回檔-15.46-32.54
1974~2013

相較於傳統的股票+債劵的投資組合,雙動能+債劵的投資組合,具有明顯優勢。

     

雙動能類股輪替

鞋子專賣店

產業類股票,一直以來都是股票獲利的主要來源,動能策略得以彌補產業風險,建構產業相關的動能策略,提供類似個別股票動能策略的平均月份報酬,相較於個別股票動能,更能運用於產業、相關產業構成類股,交易成本較為低。

晨星把美國股票劃分為11個沒有重疊的類股,分別是科技、工業、能源、通訊、房地產、金融、消費者循環、基本物料、公用事業、消費者防禦、醫療保健。

運用雙動能挑選表現最佳類股做輪替操作,並且在股票市場處於下降趨勢時,就把所有資產轉移動債劵,稱為「雙動能類股輪替」。


     

雙動能投資:高報酬低風險策略

作者簡介

蓋瑞安東納奇(Gary Antonacci)


  有35年以上的專業投資經驗,擅長探索人們罕知的投資機會。他於1978年取得哈佛商學院MBA學位後,便致力於研究、開發與引用具有學術研究價值的創新性投資策略。他平時擔任資產配置、投資組合建構與高級動能策略的顧問。

  安東納奇是雙動能相關全球股票動能(GEM)、全球平衡式動能(GBM)與雙動能類股輪替(DMSR)模型的開發者。他結合了相對強度動能與絕對動能順勢操作,並將雙動能系統推廣至全世界。由於在動能方面的創新研究,他贏得了全國積極管理型投資經理人協會(NAAIM)所頒發的華格納獎,包括2012年首獎和2011年次獎,並且被公認為是動能投資實務運用方面的權威。

  安東納奇曾在越南擔任美國陸軍戰鬥醫護人員,也曾經是獲獎的藝術家。他多年來熱衷於救助與撫養流浪狗。各位如果想多瞭解蓋瑞·安東納奇及其研究,請造訪他的網站

博客來連結

       

結語

投資的策略琳瑯滿目,就好像台灣的小吃店一樣,每一家都各有特色,在眾多的投資策略之中,雙動能投資可以說是「不確定性」最小的投資策略,運用過去數十年的歷史數據,來決定未來的投資走向,我覺得是有憑有據的作法。

     

相關文章:
全球最大ETFsp500績效領先股神巴菲特11年
ETFVT讓你一次買下全世界
如何成為億萬富翁|股神巴菲特成功三大條件

   

推薦課程 :
建立網上被動收入-聯盟行銷大師班
讓你錢滾錢-海外ETF實戰策略

     

FB粉絲團
LINE@

歡迎加入,免費一對一諮詢,不定期投資資訊。

以上文章參考資料,為此篇文章推廣書籍,若著作權人有疑慮時歡迎告知並準時下架。

10 Comments

Add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